|
竹下 / 作者:方岳 |
松陰竹影當行窩,日日扶筇一再過。
與世無求干牘少,對人可語笑談多。
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歲晚只愁年谷盡,杞其毋棘菊毋莎。
|
|
竹下解釋: 《竹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方岳。詩中描繪了一個在竹林下行走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松陰竹影當行窩,
日日扶筇一再過。
與世無求干牘少,
對人可語笑談多。
一夔一契付公等,
某水某丘如我何。
歲晚只愁年谷盡,
杞其毋棘菊毋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竹林為背景,通過描繪松樹的陰影和竹子的倒影,展現(xiàn)了一種寧靜、清幽的景象。詩人每天都在這里扶著竹杖來回徜徉,表現(xiàn)出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人在這片竹林中獨行,與世無求,幾乎沒有煩惱和牽掛。他是個少有的不務(wù)正業(yè)的人,沒有過多的官場紛擾和人情世故,可以與人暢談笑語。這種自由自在的狀態(tài)讓他感到滿足和快樂。
詩中提到了一夔和一契,這是古代傳說中的兩位隱士,他們以清貧自在的生活方式著稱。付公是指付延之,也是一位隱士。詩人通過與這些隱士相比較,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困惑,他疑問自己是否能夠像他們一樣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詩的最后兩句表現(xiàn)出詩人對歲月流轉(zhuǎn)的擔(dān)憂。他擔(dān)心歲月漸晚,年華逝去,自己的生命也會走向終點。詩人希望自己的晚年不要像杞柳一樣凋零,也不要像蒺藜和莎草一樣多刺多艱難。
《竹下》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詩人追求自由和寧靜的心境,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歲月流轉(zhuǎn)的憂慮。這首詩給人以靜謐、深沉的感覺,讀來讓人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