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晦翁棹歌 / 作者:方岳 |
群仙曾此醉{左酉右光}船,插向蒼崖不記年。
蕙帳夜寒聞鶴語,人民城郭自堪憐。
|
|
又和晦翁棹歌解釋: 《又和晦翁棹歌》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群仙曾此醉左酉右光船,
插向蒼崖不記年。
蕙帳夜寒聞鶴語,
人民城郭自堪憐。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一幅仙境般的畫面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念與對現實困境的感嘆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與晦翁(指晦明,即晦暗時光)共同劃船為背景,營造了一個幻想的場景。左酉和右光船是詩中的一種象征,代表著美好與光明。詩人把船插向蒼崖,意味著他們超越了塵世的限制,不受時間的束縛,進入了一個永恒的境界。
在這個境界中,詩人在夜寒中聽到了鶴的語言,蕙帳夜寒是古代宮廷中的一種景觀,也象征著高潔與純凈。鶴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了長壽、吉祥的象征意義,所以詩人聽到鶴的語言,可以理解為他在這個境界中領悟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智慧和福祉。
然而,與此美好的境界形成對比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民和城郭。詩人寫道“人民城郭自堪憐”,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懷念和對社會困境的憂慮。這種對現實的關注與對美好的追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
整首詩通過對美好與現實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并對現實社會中的困境有所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