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黎粹 / 作者:方岳 |
幸自青山肯見分,一蓑何不竟眠云。
魚肥西寒盡堪釣,鶴怨北山誰勒文。
自脫唐衫尋輦路,只將周易對爐薰。
追奔蠻觸非吾事,終欲茅廬老聘君。
|
|
次韻黎粹解釋: 《次韻黎粹》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幸自青山肯見分,
一蓑何不竟眠云。
魚肥西寒盡堪釣,
鶴怨北山誰勒文。
自脫唐衫尋輦路,
只將周易對爐薰。
追奔蠻觸非吾事,
終欲茅廬老聘君。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追求寧靜的向往。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繪,表達了對世俗束縛的厭倦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幸自青山肯見分,一蓑何不竟眠云。”表達了詩人對山野田園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夠遠離塵囂,像云一樣隨性自在地度過每一天。
接下來的兩句“魚肥西寒盡堪釣,鶴怨北山誰勒文。”描繪了冬季的景象。魚肥表示時節已到釣魚的好時機,而鶴怨則表達了北山鶴對冬天的不滿,暗示著詩人對世俗生活的不悅。
下一句“自脫唐衫尋輦路,只將周易對爐薰。”詩人拋棄了世俗的束縛,追尋道家的思想和修行。他將周易和爐薰(指煉丹爐)作為自己追求自由與寧靜的工具和方式。
最后兩句“追奔蠻觸非吾事,終欲茅廬老聘君。”表達了詩人對名利和權勢的冷漠態度。他不愿追逐虛榮的世俗事物,最終希望能過上隱居茅廬、與自然為伴的生活。
整首詩以自然山水景物為背景,以個人經歷和追求自由的態度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抉擇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世俗束縛的厭倦,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