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巖 / 作者:方岳 |
廿年前此借僧單,留得松聲入夢寒。
歲月可驚吾輩老,風煙仍作故人看。
山爾與佛結茶供,石屋無人蝕蘚瘢。
亭角雨晴秋更碧,斷云片片泊欄干。
|
|
古巖解釋: 《古巖》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廿年前此借僧單,
留得松聲入夢寒。
歲月可驚吾輩老,
風煙仍作故人看。
山爾與佛結茶供,
石屋無人蝕蘚瘢。
亭角雨晴秋更碧,
斷云片片泊欄干。
詩意:
這首詩詞以古巖為題材,表達了詩人方岳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描繪了詩人在二十年前曾向一位僧人借宿的古巖,現在依然能夠回憶起當時松林的聲音在寒冷的夢境中回蕩。歲月的流逝讓人們感到驚訝,但風煙依舊,仿佛是在向老去的故人們述說著往日的風景。山與佛像結合,成為茶供的對象,石屋中沒有人類的痕跡,只有苔蘚的瘢痕。雨后晴空中的亭角更加湛藍,飄散的云朵停落在欄桿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古巖的景象,通過古巖中的松聲、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對比,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和人世滄桑的感慨。詩中的山與佛結茶供,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宗教的融合與敬仰。最后兩句以亭角雨晴秋更碧、斷云片片泊欄干的描寫,給予讀者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也展示了自然景色的變幻和美感。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具象描寫和寓意的運用,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古樸、靜謐的山水世界,使人感受到時光流轉中的人生哲理和自然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