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居十六詠·幽谷 / 作者:方岳 |
入林不厭深,避世不厭獨。
倦飛鳥知還,毋憚下喬木。
|
|
出居十六詠·幽谷解釋: 《出居十六詠·幽谷》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來到一個幽靜的山谷,借此逃避塵世紛擾的意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谷中
入林不厭深,
避世不厭獨。
倦飛鳥知還,
毋憚下喬木。
詩意:
這首詩以幽谷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遠離喧囂城市、融入自然環境的渴望。詩人表達了他對山林深處的喜愛,不厭倦地逐漸深入林中,追求更深的寧靜。他希望避開塵世的紛擾,遠離喧囂,與自然為伴。即使飛鳥感到疲倦,也知道歸巢的方向,而詩人則勇敢地踏上了通往高處的喬木之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幽谷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向往和追求。他選擇了一個與城市喧囂完全不同的環境,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入林深處,體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而不再受塵世的干擾。詩人希望逃離現實的繁忙,享受寂靜與獨處的時光。他以倦飛的鳥兒為比喻,盡管疲憊,但依然知道回歸自己的巢穴,象征著詩人對安寧生活的追求。通過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人通過這首詩展現了他的心境和追求,同時也在詩中表達了對繁忙塵世的反思。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自由,引發人們對塵世的反思,并激發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在山林間尋找心靈棲息地的追求,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如何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