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方岳 |
野煙啼鳥各忻然,一枕山籬又幾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當已矣世無緣。
跨牛仰面自橫笛,騎鶴纏腰那辦錢。
蘆葦秋聲石橋月,只餐荷氣亦成仙。
|
|
山中解釋: 《山中》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情景,并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以及對超脫塵世的向往。
詩意:
詩人在山中,野煙裊裊,鳥兒歡忻。他躺在山邊的籬笆上,歲月不覺間又過了幾年。他無法改變天命的安排,盡管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卻無緣改變世間的紛擾。他放下日常的瑣事,自由自在地吹著橫笛,或者騎著仙鶴,卻從不為金錢所困擾。秋天的蘆葦發出沙沙的聲音,石橋下的月光照亮了他的心靈,他只需享受荷花的香氣,就能成為真正的仙人。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在山中的寧靜生活。詩人通過描繪野煙和啼鳥,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與活力,與此同時,他通過“一枕山籬又幾年”表達了對時間的感嘆,歲月的流逝讓人不禁產生對生命的思考。詩人在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時,表現出一種豁達的態度,他跨牛吹笛、騎鶴游蕩,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超越,追求心靈的自由。最后,秋天的蘆葦和石橋下的月光成為他達到超凡境界的象征,只要沉浸于自然之中,他就能獲得成仙的境地。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寫山中景色和表達對命運的思考,融入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向往,體現了宋代山水詩的特點。同時,詩人通過山中的自然景色和仙境的想象,展示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超越塵世紛擾的情感境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