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游山友人 / 作者:方岳 |
不是山陰訪戴船,真成迷局燦柯仙。
徑行處用規摹取,歸與都人作畫傳。
|
|
寄游山友人解釋: 《寄游山友人》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寄托情懷、抒發胸臆的主題。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游山友人》中文譯文:
不是山陰訪戴船,
真成迷局燦柯仙。
徑行處用規摹取,
歸與都人作畫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方岳寄托情懷、抒發胸臆的主題。詩人描述了自己不是為了游覽山陰而來,而是被山陰迷住了心靈,陷入了燦爛美麗的仙境。他通過自己對山陰的感受和領悟,用細致入微的筆觸描繪了山陰的景色,并將這些描繪歸還給都市的友人,以傳達自己的心境與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方岳對山陰景色的獨特感受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的“山陰”不僅是一種地理位置,更是詩人內心所感受到的美麗與靈動。詩人在“不是山陰訪戴船”一句中,表明自己游覽山陰的初衷并不是為了訪問戴船,而是山陰本身所散發出的令人迷醉的魅力。他將山陰比作“迷局燦柯仙”,形容山陰的美景如同一幅美麗而神秘的畫卷,令人陶醉其中。
接下來的兩句“徑行處用規摹取,歸與都人作畫傳”展示了詩人對山陰景色的描繪之精細和對藝術創作的追求。詩人用“徑行處”來表示自己在山陰的游覽過程中,不斷地用心去觀察和體驗,以便能夠將這些美景準確地呈現出來。他將自己對山陰景色的描摹與觀感歸還給都市的友人,希望友人可以通過他的詩詞將山陰的美麗傳達出去,使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這種美好。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詩人對山陰的情感和對藝術的追求表達得淋漓盡致。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陰的美景之中,感受到詩人的心境和情感。這首詩詞展示了方岳對山水之美的獨特理解和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