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行 / 作者:方岳 |
春風何時來,柳色已如此。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鳴蓑起飯牛,青青渺煙水。
獨有頭上霜,春風不吾以。
|
|
溪行解釋: 《溪行》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詩人以溪行為題材,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的變化,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感悟。
譯文:
春風何時來,柳色已如此。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鳴蓑起飯牛,青青渺煙水。
獨有頭上霜,春風不吾以。
詩意賞析:
這首詩以春風和溪行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和自然變化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春風何時來,柳色已如此",寫出了詩人對春風的期待和對自然的觀察。春風的到來使柳樹變得婆娑起來,但詩人卻不知道春天何時來臨,暗示著時間的匆匆流逝和人們對時間的無法掌控。
接下來的兩句"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揭示了詩人身處山中,與外界隔絕的狀態。他不知道年份,只能通過農具“耜”來了解季節的變化。這種與自然親近的生活方式使詩人更加敏銳地感受到自然的變化。
接著的兩句"鳴蓑起飯牛,青青渺煙水",描繪了農村的生活場景。農人們在清晨戴上蓑衣,叫喚著牛,開始勞作。青青的田野在水霧中若隱若現,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
最后兩句"獨有頭上霜,春風不吾以",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心境。詩人頭上已經有了霜,意味著歲月的流逝和年老的跡象。盡管春風吹過,但詩人卻沒有因此而感到欣喜,暗示了對時光的無奈和自然變化的冷漠。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自然變化的思考和感悟,體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