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丐祠不獲 / 作者:方岳 |
老馬倦長路,歸鴻愜深林。
廬山共江左,久已費越吟。
樵川邈何方,豈解操南音。
三書光范門,香火盟初心。
頗聞丞相嗔,竟欲煩窺臨。
寧知新種梅,條{上艸下拱}雪霜侵。
誰與旋移竹,世此十畝陰。
所嗟飯不足,未能決投簪。
出處方兩難,搔首成孤斟。
|
|
丐祠不獲解釋: 《丐祠不獲》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馬疲倦了長途跋涉,歸鴻心滿意足地棲息在深林中。廬山與江左共同見證了越地的吟詠已經久遠。樵夫在遙遠的川上,怎能領悟南音的曲調。三經書籍照亮了范門,香火祭祀承載著初心。聽說丞相生氣了,竟然想要打擾窺視廟宇。寧愿了解新種的梅花,枝條上卻被雪霜侵襲。誰會移植旋轉的竹子,以此在世間遮蔽十畝的陰涼。唉嘆飯食不足,未能決定是否投身于官場。出處方面兩難抉擇,懊惱地扭動著頭成為這個孤寂的酒客。
詩意:
《丐祠不獲》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對現實境遇的無奈和迷茫之情。詩中以老馬疲倦、歸鴻滿足、廬山與江左、樵夫不解南音、三經書籍、香火祭祀、丞相的嗔怒、新種的梅花、雪霜侵襲、旋轉的竹子、飯食不足等形象來表達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通過描繪老馬和歸鴻的場景,表達了對疲憊旅途中的渴望和對平靜歸宿的向往。廬山和江左代表了兩個不同的地域,卻共同見證了越地的吟詠已久。樵夫無法領悟南音的曲調,象征著作者對于自己所處環境的不適和迷茫。三經書籍和香火祭祀則代表了傳統文化的莊嚴和厚重,對初心的堅守。丞相的嗔怒和對窺探廟宇的干擾,揭示了現實世界中的無奈和困惑。新種的梅花和雪霜的侵襲,表現了對于變革和挑戰的思考和擔憂。最后,作者對于生活困境的感嘆和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在選擇面前的糾結和無奈,都在詩詞中得到了抒發。
整首詩詞意境深遠,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生活和境遇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現實的無奈和困惑。通過對于大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繪,詩詞傳遞出一種深沉而含蓄的情感,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