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邊 / 作者:方岳 |
野人暖入狼頭帽,雪后寒生鶴膝枝。
杖屨與峰回路轉,溪山又物換星移。
酒能作崇可忘酒,詩不窮人未是詩。
筆走秋蛇情燦漫,誰知方寸太平時。
|
|
梅邊解釋: 《梅邊》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樹旁邊,野人穿著狼頭帽子取暖,
雪后的寒氣讓鶴膝枝上生出寒意。
手持拐杖踏著草履,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上,
溪水和山川的景物隨著星移物換。
酒有時候能陶醉人心,但它也能讓人忘卻自我,
詩歌卻能永遠不窮盡,無論怎樣貧窮的人都能創作出詩篇。
用筆寫下的秋天的景象充滿了絢爛的情感,
誰能知道在這個平靜的時刻,內心卻有不平凡的追求。
《梅邊》以秋天的山水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個野人在梅樹旁度過寒冷季節的場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狼頭帽子、鶴膝枝、拐杖和溪山,將自然景物與人物形象融合在一起,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感悟。
詩人通過對酒和詩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對于酒的歡愉和詩歌的無窮魅力的認識。酒可以讓人陶醉,暫時忘卻塵世的煩擾,但詩歌卻能永恒地滋養人的心靈,不受限于物質條件。這種對詩歌的理解與追求,體現了詩人對于人生境界和內心世界的追尋。
最后兩句“筆走秋蛇情燦漫,誰知方寸太平時”,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象和自然元素,抒發出詩人內心情感的豐富與絢爛。這里的“方寸太平時”指的是內心的寧靜與平和,詩人希望讀者能夠理解和感受到這種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梅邊》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通過對自然和內心世界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和內心追求的獨特理解。整首詩詞情感飽滿,意境深遠,給人以靜心體味的空靈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