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俞尉 / 作者:方岳 |
空山十日雨,茅屋無炊煙。
五饑尚可忍,夜讀聲瑯然。
荒寒數家聚,生理尤堪憐。
頻年歲不入,枯草生秋田。
春深麥猶稚,米斗直萬錢。
悲哉幾斛愁,博此半釜{上衍下食}。
前村老翁姥,語笑何由緣。
問知好官人,發廩不我朘。
常時有司吝,寧肯圭撮捐。
官來剖私量,不受吏舞權。
中流一壺濟,空復寬眼前。
高軒忽予過,剪韭相留連。
九華元老蒼,歸袖何翩翩。
官無高與卑,為政要可傳。
使我一念存,所至民瘼痊。
常平吾故人,問俗惟初搴。
為言民戚休,毋可諉老天。
吾方屏田廬,不敢馳書箋。
并聲絕宣城,倘寄晴云篇。
|
|
送俞尉解釋: 空山十日雨,茅草屋沒有炊煙。
五饑餓還可忍耐,夜晚讀書聲瑯瑯。
荒寒幾家聚集,活尤其可憐。
連年收成不入,枯草生秋田。
春深麥還小,一斗米價值萬錢。
悲傷呢幾斛愁,博這半鍋{上扭下吃}。
前村老頭老太太,對笑怎么緣。
問知道好官員,開倉不我剝削。
常常有司吝嗇,難道肯圭撮捐。
官來分析私人量,不接受吏舞權。
中流一壺濟,空又寬眼前。
高軒忽然我過,剪韭菜互相留連。
九華元老蒼,回到袖何翩翩。
官沒有高和低,為政要可傳。
讓我一想到保存,所到之處,百姓疾苦好。
常平我的老朋友,問民間只有開始揭開。
為說老百姓戚休,不可推老天。
我方屏田廬,不敢馳書箋。
都響宣城,如果寄晴說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