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晦翁棹歌 / 作者:方岳 |
宿雨留云被半巖,晴光飄散雪毿毿。
沾衣不識骨輕重,下有老龍無底潭。
|
|
又和晦翁棹歌解釋: 《又和晦翁棹歌》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雨留云被半巖,
晴光飄散雪毿毿。
沾衣不識骨輕重,
下有老龍無底潭。
中文譯文:
夜晚的雨水在半巖上停留,
明亮的陽光灑下,如飄舞的雪花。
沾濕的衣衫無法分辨輕重,
下方有一條深不見底的老龍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雨后的景象,展示了方岳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首兩句以宿雨和晴光為描繪對象,以雨水停留在半山巖上的場景來表達雨后的清新與明朗。雨后的陽光如雪花般飄散,給人以愉悅和美好的感覺。這里作者運用了雨水和陽光的對比,突出了陽光的明亮和雪花般的潔凈,暗示了生活中短暫的困難和陰霾過后,總會帶來美好和光明。
后兩句則從個人的視角出發,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沾濕的衣衫無法分辨輕重,暗喻人們在人生旅途中往往難以辨別事物的真實面貌和輕重緩急。這里的衣衫可以理解為人們的思想和心靈,而輕重則代表了事物的重要性和價值。作者認為,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人們很難準確判斷事物的真實價值,容易迷失其中。
最后一句描繪了一個老龍無底潭的形象,象征著人們在生活中面臨的無法預知和無法掌控的困境和挑戰。老龍無底潭的存在使人感到恐懼和不安,也表達了人們對于未知事物的畏懼和對于未來的疑慮。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和未知未來的思考和感悟。表達了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同時也提醒人們要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并尋求希望和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