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孫偶中童科程弟有詩次韻 / 作者:方岳 |
衰暮安能六出奇,桐孫賴出嶧陽枝。
九經(jīng)庫謾無遺讀,千里駒寧不受羈。
薄命久遭時俗熊,此心莫倚老天知。
待歸共買黃牛去,耕落煙村月一眉。
|
|
石孫偶中童科程弟有詩次韻解釋: 《石孫偶中童科程弟有詩次韻》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衰暮之年仍然懷揣奇遇的愿望,以及對逆境生活的堅守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詩意:
在衰老之際,如何能夠創(chuàng)造出令人驚奇的事物呢?只有桐孫這樣的神奇植物才能在寒冷的嶧陽山上生長。作者感嘆自己雖然讀了很多書,但并沒有得到多少收獲,猶如九經(jīng)的書庫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作者比喻自己像一匹奔馳的馬,不愿被羈絆束縛。作者認(rèn)為自己命運多舛,受到時代和社會的壓迫,但他告誡自己不要過多依賴于上天的眷顧。作者期待著共同購買一頭黃牛,帶著這份期盼回歸田間,過上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與月亮一起耕作,共享田園之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dá)了作者對于逆境生活的堅守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寄托了對奇遇與驚喜的憧憬。詩中的"桐孫"象征著生命的頑強和奇跡的發(fā)生,它的生長地點在寒冷的嶧陽山上,給人以希望和勇氣。詩人在自述自己的遭遇時,表達(dá)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命運的無奈,但他同時也呼吁自己不要依賴天意,要自己去追求生活的美好。最后,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展現(xiàn)了對寧靜、自然和簡單生活的熱愛。
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現(xiàn)了作者在衰暮之年仍然保持對奇遇和田園生活的渴望。詩中蘊含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引發(fā)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對比,表達(dá)了對于寧靜、簡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給人以啟示和勉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