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見梅) / 作者:方岳 |
鷗清眠碎晴溪月。
幾夢寒蓑雪。
斷橋籬落帶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曾于春底橫孤艇。
香似詩能冷。
娟娟立玉載歸壺。
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
|
|
虞美人(見梅)解釋: 《虞美人(見梅)》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以梅花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美麗的虞美人花的贊美和對逝去時光的懷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鷗清眠碎晴溪月。
幾夢寒蓑雪。
斷橋籬落帶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曾于春底橫孤艇。
香似詩能冷。
娟娟立玉載歸壺。
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春天看到虞美人花時的感受和思考。首句“鷗清眠碎晴溪月”以景物描寫拉開序幕,表達了寧靜的河流和明亮的月光。接著,“幾夢寒蓑雪”暗示了作者在冷冽的季節(jié)中多次夢見蓑衣和雪,突出了作者內(nèi)心的孤寂和冷落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斷橋籬落帶人家,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描述了梅花盛開的景象,但卻落在了荒涼的橋頭和籬笆旁,只有寥寥幾朵花。這種對孤獨和寂寞的描寫,與前兩句形成了對比,更加凸顯了作者內(nèi)心的憂傷。
接下來的兩句“曾于春底橫孤艇,香似詩能冷”,通過“橫孤艇”和“香似詩能冷”這兩個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青春的懷念。橫孤艇象征著過去的經(jīng)歷,而“香似詩能冷”則表達了美的事物也能帶來冷淡的感覺,突出了作者內(nèi)心的冷艷和深情。
最后兩句“娟娟立玉載歸壺,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表達了作者對美麗的虞美人花的贊美和對逝去的時光的惋惜之情。詩中的“虞美人”象征著美麗和嬌媚,而作者將其比喻為立在玉壺中的女子,渺渺而又愁悵。最后一句“楚騷無”則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楚辭文學(xué)的懷念和對逝去的文化的無奈。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梅花為媒介,通過描繪寂寞和孤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逝去時光的懷戀之情,同時也融入了對古代文化和詩歌的思考和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