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尋梅 / 作者:方岳 |
野徑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
馬蹄殘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
|
|
夢尋梅解釋: 《夢尋梅》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徑深藏隱者家,
岸沙分路帶溪斜。
馬蹄殘雪六七里,
山嘴有梅三四花。
黃葉擁籬埋藥草,
青燈煨芋話桑麻。
一生煙雨蓬茅底,
不夢金貂侍玉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士的清幽生活。詩人通過描繪一條深藏在野徑中的小徑,一片由溪流和岸沙分隔的山嘴地帶,以及在白雪覆蓋的六七里距離上留有幾朵梅花的景象,展示了隱士居住的環境。
詩中還描繪了一幅農家的生活場景,黃葉擁擠籬笆,掩埋著草藥植物,而在燈光下,人們用火爐烹煮著芋頭,談論著種桑和麻的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不夢想著華麗的服飾和富貴的生活。
賞析:
《夢尋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寧靜而質樸的田園景象。詩人運用自然景物和日常農家生活的圖景,將隱士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
詩中的野徑和岸沙帶溪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幽靜和隱秘的氛圍,暗示著隱士生活的隱匿和與塵世的隔離。
馬蹄殘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這兩句描繪了隱士居住的地方,通過幾個具體的景物細節,展示了隱士生活的清雅和與自然的親近。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農家生活的場景,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通過生動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樸實的農家生活和人們對于勞作和自然的依賴。
最后兩句"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表達了隱士對于富貴和名利的淡泊態度。詩人將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生活相對照,表達了對清貧生活的滿足和對紛繁世俗的拒絕。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質樸的意境和淡泊的情感,展示了隱士生活的美好和對紛擾世事的超越,給人以深思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