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行漫興 / 作者:方岳 |
野性惟便水竹居,老來自覺轉迂疏。
圖書四壁飯不足,煙雨一犁春有余。
紙上古人俱已矣,山中今我定何如。
春風獨立鳥聲碎,不是言詩亦起予。
|
|
山行漫興解釋: 《山行漫興》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行漫興
野性惟便水竹居,
老來自覺轉迂疏。
圖書四壁飯不足,
煙雨一犁春有余。
紙上古人俱已矣,
山中今我定何如。
春風獨立鳥聲碎,
不是言詩亦起予。
譯文:
我住在水邊的竹屋里,
野性自由,生活簡單。
書籍圍繞,四壁貧寒,
煙雨中,一犁春光充足。
紙上的古人已逝去,
如今我獨自在山中,
春風吹拂,鳥鳴聲斷續,
不僅僅是說詩,我的心也被激發。
詩意和賞析:
《山行漫興》描繪了作者方岳的山中生活以及他對自然和詩歌的熱愛。詩中通過描述自己隱居山林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自由自在的態度。
首先,作者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自己居住的環境,水邊的竹屋與野性相伴,展現了一種自由自在、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狀態。他在這個環境中追求簡樸和寧靜,老來自覺地將自己的生活轉變為迂疏的模樣,脫離了塵囂和浮躁。
其次,詩中出現了圖書四壁飯不足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物質貧困的境況。然而,他在這種貧寒的環境下依然能感受到煙雨中的春光,生活充盈而有余。這種描寫暗示了作者對物質生活的淡泊,更注重內心的滿足和精神的享受。
接著,作者談及紙上古人已逝去的境況,意味著過去的偉大文人都已成為歷史,而現在是作者自己在山中思考人生的時刻。作者在山中獨自凝思,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意義。這種對古人的回顧和對未來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于文學、詩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最后,詩人在春風中獨立,聽著鳥聲的碎斷和續續,他認為這種情景不僅僅是言詩的時刻,而是一種心靈的觸動。這表明作者對于詩歌的理解不僅僅是文字的表達,更是一種對于內心情感的抒發和啟迪。作者通過感受自然的美好和詩歌的力量,使自己獲得了一種超越語言的靈感和啟示。
《山行漫興》以簡潔的語言、深邃的思考展現了作者方岳對自然、詩歌和人生的熱愛。詩人通過隱居山中,追求自由和寧靜的生活,表達了對物質財富的淡泊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詩意抒發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思考,以及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和追求。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和內心感悟的交融,展現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整首詩意深遠,啟發人們反思自然與人文的關系以及追求內心自由與詩意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