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懷 / 作者:方岳 |
非干寵辱不能驚,一付之天莫我攖。
舉世忙時贏得懶,是人愛處放教輕。
生為柱國身何在,死象祁連冢亦平。
千古在前兒戲耳,且容高枕聽秋聲。
|
|
感懷解釋: 《感懷》是宋代詩人方岳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非干寵辱不能驚,
一付之天莫我攖。
舉世忙時贏得懶,
是人愛處放教輕。
生為柱國身何在,
死象祁連冢亦平。
千古在前兒戲耳,
且容高枕聽秋聲。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方岳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慨。詩中通過對世事的觀察和體悟,反思了寵辱不驚、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以及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作者表達了對身世、生死和人生價值的思考,提出了一種豁達淡泊的生活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通過“非干寵辱不能驚”和“一付之天莫我攖”的表述,表達了作者對名利和榮辱的超然態度,強調了對外界變故的不為所動。詩中的“舉世忙時贏得懶,是人愛處放教輕”揭示了作者對于世俗繁忙和追逐名利的冷漠態度,主張自在放達的生活方式。
詩中的“生為柱國身何在,死象祁連冢亦平”表達了作者對身份地位和生死的思考。柱國是高官顯貴的象征,“生為柱國身何在”暗指作者對自身身份地位的懷疑和迷茫。而“死象祁連冢亦平”則表達了對死后歸于平凡的看法,強調了一切榮華富貴都會隨著死亡的降臨而消失。
最后兩句“千古在前兒戲耳,且容高枕聽秋聲”表現了作者對于人生短暫和世事變遷的洞察。將千古視為前人的兒戲,暗示了人生如夢幻過往,不必追求過多的功名利祿。而“且容高枕聽秋聲”則表達了對自然的靜心傾聽,表現了對內心寧靜與自然美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人生價值、世事變幻以及個體在其中的定位的思考,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俗、寧靜淡泊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