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律十首 / 作者:方岳 |
老去腳猶輕,吟邊不杖行。
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聲。
歲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
不辭遭泥飲,謹勿殺能鳴。
|
|
唐律十首解釋: 《唐律十首》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老去腳猶輕,吟邊不杖行。
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雖然老去,但步履仍然輕盈,可以不倚杖自由行走。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心態的豁達和對年老的接受,即使年華已逝,他仍然能夠自如地行走,不受束縛。
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聲。
在深遠的野外,有一個孤立的亭子,周圍景色荒涼寂靜,高大的樹木隨風搖曳發出秋天的聲音。
這兩句描繪了作者所處的環境,表達了孤獨而寧靜的心境,以及秋天的氛圍。
歲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
經歷了歲月的沉淀,智慧才漸漸成熟,山居的生活也變得平和安寧。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歲月的感悟,他在山居生活中體驗到了寧靜與平和,以及個人智慧的成長。
不辭遭泥飲,謹勿殺能鳴。
即使身處困境,不畏艱難,像飲水一樣坦然接受,也要謹慎地保護那些有能力發出聲音的生命。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困境的態度,他教導人們要勇敢面對困難,并且保護那些有聲音能力的生命。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山居生活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歲月的接受和對安寧、自由的追求。詩中運用了簡練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坦然和豁達。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理解。整首詩抒發了對自然、歲月和生命的贊美,以及對人生的積極態度,體現了宋代文人追求寧靜和自由的生活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