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不雜興 / 作者:方岳 |
不慣山中夜月寒,滿窗樹影蘚花乾。
移床近壁不敢臥,恐是龍蛇之屈蟠。
|
|
暑不雜興解釋: 《暑不雜興》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習慣山間夜月的寒冷,
窗外滿是樹影和干枯的蘚花。
我靠近床邊靠墻而睡,
因為害怕床下有蜿蜒的龍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于夏季夜晚的冷寒感到不適應,他在山中的住所中感受到了夜晚的寒冷。窗外的景象是樹影和枯萎的蘚花,給人一種凋零的感覺。為了擺脫床下可能隱藏的蛇蛟,作者將床移近了墻壁,表現出他對于這種神秘生物的恐懼和戒備。
賞析:
《暑不雜興》通過對夏夜冷寒和床下龍蛇的描繪,抓住了人們對于未知和恐懼的感受。詩中的冷寒感和凋零景象映襯出作者內心的孤寂和不安。床移近墻壁的行為是作者對于自身安全的一種保護措施,也反映出他對于未知事物的戒備心理。整首詩詞給人以一種壓抑和緊張的氛圍,讓讀者在想象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方岳作為宋代的詩人,他的作品多以寫景和抒情為主,深受當時文人雅士的喜愛。這首詩詞展示了方岳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通過簡潔凝練的表達,成功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情緒。整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幾個形象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思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