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無月 / 作者:方岳 |
妖蟆不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違劇晴雨,人生何苦許悲歡。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戶重修白玉盤。
坐想西風萬袍鵠,政飛健筆寫瑯玕。
|
|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無月解釋: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無月》是宋代方岳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竟無月。
妖蟆不為中秋之地,
老兔先奔昨夜的寒。
世事相違,劇變天氣晴雨,
人生何苦許悲歡。
云窗能照青藜杖,
月戶再修白玉盤。
坐思西風萬袍鵠,
政飛健筆書瑯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中秋節期間月食的景象,但卻表達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情感和思考。詩人以自然現象為背景,借以反思人生和社會的變幻無常。他提到妖蟆、老兔和天氣的劇變,表達了世事相違和人生的無常性。同時,他也表達了對繁瑣的世事和人生苦樂的思考,暗示人們應該超越喜怒哀樂,淡泊名利,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中秋節期間的月食景象,以及妖蟆、老兔和天氣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幻的感慨和思考。其中的"世事相違,劇變天氣晴雨,人生何苦許悲歡"這句話,反映了生活的無常和人生的苦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在繁雜世事中應保持淡泊、超脫的心境,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在。他借助云窗、月戶等意象,表達了對寧靜和純潔之境的向往。最后一句"政飛健筆寫瑯玕"則顯示出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執著。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風采。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社會變遷和內心追求的思考。同時,詩詞運用了寓意深遠的意象和形象語言,給人以美感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