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最全的欧美大片,日本hiphop大师yokoi,巜人妻私密按摩师3


查辭海

 部首檢索 拼音檢索 近義詞 反義詞 語造 辭海百科
秦觀詩詞作品集:
鵲橋仙 浣溪沙 踏莎行·郴州旅舍 春日 滿庭芳 江城子 如夢令·春景 江城子 納涼 好事近·夢中作 八六子 點絳唇·桃源 行香子 望海潮·洛陽懷古 千秋歲 虞美人 減字木蘭花 南鄉子 三月晦日偶題 江城子 水龍吟 滿庭芳 沁園春 點絳唇 還自廣陵 鷓鴣天 踏莎行 畫堂春 秋日三首 風流子 南歌子 望海潮(四之二) 丑奴兒 阮郎歸 臨江仙 桃源憶故人 畫堂春·春情 滿庭芳 蘭陵王 釵頭鳳(別武昌) 蝶戀花 龍井題名記 如夢令 望海潮(四之一) 如夢令 南柯子 念奴嬌 臨江仙 虞美人 如夢令(五之二) 虞美人(三之三) 木蘭花 御街行 解語花 念奴嬌 風入松(西山) 一落索 夢楊州 望海潮(四之四) 青門飲 喜遷鶯 念奴嬌 蝶戀花 臨江仙 河傳(二之一) 醉蓬萊 夜游宮 念奴嬌(赤壁舟中詠雪) 滿庭芳(賞梅) 漁家傲 漁家傲(七夕立秋) 虞美人(三之一) 浣溪沙(五之二) 滿江紅(姝麗) 添春色 摸魚兒(重九) 沁園春 風流子 石州慢(九日) 水龍吟 念奴嬌(過小孤山) 念奴嬌(詠柳) 念奴嬌 憶秦娥 踏莎行(上巳日遇華嚴寺) 臨江仙(二之二) 南歌子(三之一) 詞笑令(⑩離魂記) 詞笑令(十首并詩·①王昭君) 如夢令(五之四) 如夢令(五之一) 浣溪沙(五之五) 浣溪沙(五之四) 浣溪沙(五之三) 河傳(二之二) 醉桃源(以阮郎歸歌之亦可) 滿園花 鼓笛慢 一斛珠(秋閨) 木蘭花慢 沁園春 喜遷鶯 喜遷鶯 水龍吟 玉燭新 念奴嬌 碧芙蓉(九日) 滿江紅 滿江紅(詠砧聲) 憶秦娥 憶秦娥 憶秦娥 何滿子 漁家傲 漁家傲 漁家傲 蝶戀花 蝶戀花 蝶戀花 蝶戀花 蝶戀花 蝶戀花(題二喬觀書圖) 臨江仙(看花) 踏莎行 南鄉子 玉樓春(集句) 玉樓春 玉樓春 南歌子(三之二) 品令(二之二) 品令(二之一) 點絳唇(二之二) 詞笑令(⑨煙中怨) 詞笑令(⑧采蓮) 詞笑令(⑦鶯鶯) 詞笑令(⑥盼盼) 詞笑令(⑤灼灼) 詞笑令(④無雙) 詞笑令(③崔徽) 詞笑令(②樂昌公主) 阮郎歸(四之三) 阮郎歸(四之二) 阮郎歸(四之一) 如夢令(五之三) 菩薩蠻 迎春樂 江城子(三之三) 滿庭芳(三之二) 長相思 促拍滿路花 一叢花 雨中花 隕星石 徐得之閑軒 戲云龍山人二絕 戲云龍山人二絕 西城宴集元佑七年三月上已日詔賜館閣官花酒 西城宴集元佑七年三月上已日詔賜館閣官花酒 艇齋 滕達道挽詞 滕達道挽詞 送僧歸保寧 送酒與泗州太守張朝請 睡足寮寄震鼎二弟 秋興九首其一擬韓退之 李端叔見寄次韻 樂昌公主 寄李端叔編修 寄蓴姜法魚糟蟹 和劉仆射感舊言懷寄蘇左丞左丞昔守南京仆射 和工部侍郎新章 廣陵五題其四次韻子由題摘星亭 東坡守杭 覿覯二弟作小室請書魯直名曰寄寂作此寄之用 次韻公辟州宅月夜偶成 次韻公辟州宅月夜偶成 次韻傳道自適兼呈都司蕓叟學士 次韻出省馬上有懷蔣穎叔 次韻出省馬上有懷蔣穎叔 次韻參寥三首 次韻參寥三首 次韻參寥三首 處州閑題 酬曾逢原參寥上人見寄山陽作 抱甕 夢中得此 醉眠亭 晚出左掖 題法海平闍黎 山陽阻淺 輦下春晴 懷孫子實 和子瞻雙石 和王定國 答朱廣微 采蓮 照閣 霅上感懷 贈蘇子瞻 早春題僧舍 越王 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 游龍瑞官次程公韻 幽眠 雪浪石 題之禪老許以草庵見處作詩以約之 題五柳亭 宿乾明方丈 宿參寥房 送周裕之赴新息令 送裴仲謨 送佛印 三老堂 清溪逢故人 齊逸亭 蓬萊閣 陪李公擇觀金地佛牙 偶戲 擬郡學試東風解凍 夢伯收文公 漫郎 落日馬上 客有遺子以假山石盆池者聞陳元發有石菖蒲作 客有傳朝議欲以子瞻使高麗大臣有惜其去者白 開府李公挽章 精思 寄曾逢原 寄新息王令藏春塢 寄題倪敦復北軒 寄孫傳師著作 寄錢節 懷李公擇學士 和王忠玉提刑 和孫莘老游龍洞寄孫傅師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 和書觀妙庵 和裴仲謨放兔行 光華寺 觀音洞 赴杭倅至汴上作 冬蚊 德清道中還寄子瞻 答閻求仁謝參寥彥溫訪於墳所 答龔深之 次韻莘老 次韻王仲至侍郎 次韻米元章齋居即事 次韻劉遜父以寧齋詩二軸作以還之 次韻何子溫 次韻公辟即席呈太虛 次韻酬徐仲車見寄 次韻蔡子駿瓊花 蔡氏哀詞 別子瞻 灼灼 中秋口號 元佑三年余被召至京師從翰林蘇先生過興國浴 玉井泉 游龍門山次程公韻 醫者 燕觴亭 煙中怨 興國浴室院獨坐時兒子湛就試未出 新開湖送孫誠之有龍見于東北因成絕句 閑燕堂聯句 喜雨得城字 吳興道中 聞雁懷邵仲恭 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賦得深字 題騕褭圖 題務中壁 題雙松寄陳季常 題金華山寺壁 送楊康功守蘇 送喬布圣 送羅正之兩浙提刑 送蔡子驤用蔡子駿韻 司馬遷 睡足軒二首 睡足軒二首 石魚 詩列子 秋興九首其五擬李白 秋興九首其六擬玉川子 秋興九首其九擬白樂天 秋興九首其八擬杜牧之 慶張君俞都尉留後得子 清夜 盆池釣翁 盼盼 南池 留別平闍黎 流杯橋 劉公干 寄題趙侯澄碧軒 寄題王欽之自圓庵 寄少儀弟 即席次君禮年兄韻 還自湯泉十四韻 和游金山 和顯之長老 和裴仲謨摘白須行 廣陵五題其二次韻子由題平山堂 觀易元吉獐猿圖歌 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 奉別牛司理 反初 崔鶯鶯 次韻子由題斗野亭 次韻曾存之嘯竹軒 次韻莘老初至湯泉 次韻侍祠南郊 次韻馬忠玉喜王定國還自濱州 次韻黃冕仲寄題順興步云閣 次韻公辟將受代書蓬萊閣 次韻公辟會蓬萊閣 次韻奉酬丹元先生 次韻答張文潛中見寄 次韻參寥見別 次韻安州冕行寄傳師 處州水南庵二首 處州水南庵二首 呈公辟 陳令舉妙奴詩 白鶴觀 金山晚眺 自作挽詞 自警 致政通議口號 正仲左丞生日 贈張潛道 贈醫者鄒放 曾子固哀詞 再遣朝華 再賦流觴亭 圓通院白衣閣 圓通院白衣閣 與倪老伯輝九曲池有懷元龍參寥 與李端叔游智海用前韻 與鄧慎思沐於啟圣遇李端叔 游監湖 游杭州佛日山凈慧寺 謁禹廟 徐仲車食於學官吏或以為不可欲罷去之太守不 鮮于子駿使君生日 文英閣二首 文英閣二首 題閻求仁虛樂亭 宿金山 送張和叔兼簡魯直 送王元龍赴泗州 送孫誠之尉北海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 送僧歸遂州 送劉承議解職歸養 送蔣穎叔帥熙河二首 送蔣穎叔帥熙河二首 送洪景之循州參軍 送陳太初道錄 時宣義挽詞 賞酴糜醾有感 秋夜病起懷端叔作詩寄之 秋興九首其四擬李賀 秋興九首其七擬杜子美 清明前一日李觀察席上得風字 遣朝華 南京妙峰亭 墨竹 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 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 九月八日夜大風雨寄王定國 寄張文潛右史 寄題傅欽之草堂 寄李公擇郎中 寄陳季常 會蓬萊閣 和虛飄飄 和王通叟琵琶夢 和程給事贇闍黎化去之什 和蔡天啟贈文潛之什 韓樞密夫人挽詞二首 韓樞密夫人挽詞二首 過六合水高懷裴博士次韻 廣陵五題其五次韻子由題光化塔 奉和莘老 東平夫人挽章 東城被盜得世字 答曾存之 崔徽 次韻子瞻贈金山寶覺大師 次韻夏侯太沖秀才 次韻宋履中題李侯檀欒亭 次韻宋履中近謁大慶退食館中 次韻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 次韻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 次韻羅正之惠綿扇 次韻孔彥常舍人曝書 次韻蔣穎叔南郊祭告上清儲祥宮 次韻公辟會流觴亭 次韻答裴仲謨 次韻答米元章 次韻酬周開祖宣義 次韻酬陳傳道 春日寓直有懷參寥 春日偶題呈上尚書丈丈 陳承事挽詞 泊吳興西觀音院 病犬 辨才法師嘗以詩見寄繼聞示寂追次其韻 白馬寺晚泊 贈劉使君景文 又別牛司理 夜坐懷莘老司諫 題趙團練畫江干晚景四絕 題趙團練畫江干晚景四絕 題趙團練畫江干晚景四絕 題趙團練畫江干晚景四絕 題楊康功醉道士石 送李端叔從辟中山 擬題織錦圖 馬上口占二首 馬上口占二首 流觴亭并次韻二首 流觴亭并次韻二首 雷陽書事 雷陽書事 雷陽書事 口號 進南郊慶成詩 江月樓 駕幸太學 寄題盧君斗齋 寄孫莘老少監 記夢答劉全羔 和書天慶觀賀秘監堂三首 和書天慶觀賀秘監堂三首 和書天慶觀賀秘監堂三首 和黃冕仲寄題延平泠風閣 和黃法曹憶建溪梅花 和東城紅鞓帶 廣陵五題其三次韻子由題蜀井 觀辱戶部錢尚書和詩餉祿米再成二章上謝 觀辱戶部錢尚書和詩餉祿米再成二章上謝 次韻謝李安上惠茶 次韻公辟聞角有感 次韻范純夫戲答李方叔饋筍兼簡鄧慎思 次韻東坡上元扈從三絕 次韻東坡上元扈從三絕 次韻東坡上元扈從三絕 次韻參寥莘老 呈李公擇 別賈耘老 別程公辟給事 中書侍郎挽詞二首 中書侍郎挽詞二首 贈蹇法師翊之 元日立春三絕 元日立春三絕 元日立春三絕 永壽縣君挽詞二首 永壽縣君挽詞二首 無雙 王昭君 秋興九首其二擬孟郊 還自廣陵四首 還自廣陵四首 還自廣陵四首 廣陵五題其一次韻子由題九曲池 對淮南詔獄二首 對淮南詔獄二首 次韻朱李二君見寄二首 次韻朱李二君見寄二首 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二首 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二首 病中 俞公達待制挽詞二首 俞公達待制挽詞二首 題湯泉二首 題湯泉二首 題郴陽道中一古寺壁二絕 題郴陽道中一古寺壁二絕 孫莘老挽詞四首 孫莘老挽詞四首 孫莘老挽詞四首 孫莘老挽詞四首 秋興九首其三擬韋應物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 游仙二首 游仙二首 同子瞻賦游惠山三首 同子瞻賦游惠山三首 同子瞻賦游惠山三首 送劉貢父舍人二首 送劉貢父舍人二首 四絕 四絕 四絕 四絕 茶臼 飲酒詩四首 飲酒詩四首 飲酒詩四首 飲酒詩四首 秋詞二首 秋詞二首 牽?;?/a> 寧浦書事六首 寧浦書事六首 寧浦書事六首 寧浦書事六首 寧浦書事六首 寧浦書事六首 呂與叔挽章四首 呂與叔挽章四首 呂與叔挽章四首 呂與叔挽章四首 陳用之學士挽詞 陳用之學士挽詞 陳用之學士挽詞 陳用之學士挽詞 醉桃源 田居四首 田居四首 田居四首 田居四首 荷花 無題二首 無題二首 悼王子開五首 悼王子開五首 悼王子開五首 悼王子開五首 悼王子開五首 春詞絕句五首 春詞絕句五首 春詞絕句五首 春詞絕句五首 春詞絕句五首 贈女冠暢師 早春 睡起 ??禃率?/a> ??禃率?/a> 海康書事十首 海康書事十首 ??禃率?/a> 海康書事十首 海康書事十首 海康書事十首 ??禃率?/a> 海康書事十首 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離魂記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春日雜興十首 秋日三首 秋日三首 滿庭芳 詠茶 泗州東城晚望 春日五首 春日五首 春日五首 春日五首 木蘭花 一叢花 調笑令 調笑令 調笑令 調笑令 調笑令 調笑令 風流子 河傳 木蘭花慢 一落索 失調名 失調名 失調名 調笑令 鶯鶯 畫堂春 春日 南鄉子 阮郎歸 阮郎歸 阮郎歸 水龍吟 南歌子 望海潮 如夢令 如夢令 如夢令 如夢令 如夢令 如夢令 江城子 江城子 江城子 江城子 臨江仙 菩薩蠻 蝶戀花 踏莎行 滿庭芳 浣溪沙 浣溪沙 虞美人
最新收錄:

暫未開通

秦觀
秦觀簡介

全 名 秦觀

秦觀秦觀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秦觀秦觀的藝術成就


  秦少游是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在談到秦少游時,習慣上總是把他與婉約詞聯系在一起,卻較少提及他的詩,更少論及他的文。其實,在秦少游現存的所有作品中,詞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詩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則達三十卷共250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若干倍。當然,評價一個作家的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數量而不看質量,有的作家存世雖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響巨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是無可撼動的。盡管如此,要歷史而客觀地評價秦少游在文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如果只論其詞,而不論其詩其文,尤其是不論其策論,不僅有失偏頗,而且也評不出一個完整的秦少游。

  

緊扣現實,不尚空談

  秦少游的策論共有50篇,其中進策30篇,進論20篇。認真分析這些策論的內容就可以發現,這些文章大都能緊扣當時的社會現實,較少作書生之空談。這一方面與當時制科之文的要求有關,一方面也與其業師蘇東坡的鼓勵與點撥有關。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創作的成就頗高,他的鼓勵與點撥當然是經驗之談。

  

引古證今,說理透徹

  策論是古代的一種特有文體,相當于現代的政論文,是臣向君提出的有關國事、朝政的意見和建議。它的閱讀對象主要是帝王,因而在寫作上不能長篇大論地泛泛而談,篇幅要短,立論要明,論據要足,說理要透。既要注意一事一議、深入淺出,更要注意言而有理,言而有據,言而有序。統觀秦少游所寫的策論,基本上達到了以上幾點要求,特別在引古證今、說理透徹方面更是無懈可擊。

  

結構嚴密、章法井然

  熙寧四年,宋神宗采納王安石的建議,改革科舉法,“罷詩賦及明經諸科,專以經義、論策試士”。為了應舉,秦少游在策論的寫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對策論寫作的重視甚至超過詩詞賦。他曾說“作賦何用好文章,只以智巧饤饾為偶儷而已。若論為文,非可同日語也。” 正因為如此,秦少游的策論無論長短都非常注意謀篇布局,注意結構和章法的變化。

  

鋪陳排比,氣足神完

  先秦諸子百家的散文和后來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都講究運用“整句”鋪陳排比,讓人讀起來感到有一股氣勢撲面而來,很有震撼力。秦少游在飽讀大量經典散文的過程中,對散文中如何運用鋪陳排比心領神會,加之他青少年時也寫過《浮山堰賦》《黃樓賦》《湯泉賦》《郭子儀單騎見虜賦》《和淵明歸去來辭》等,特別是為紀念蘇東坡在徐州抗洪成功所寫的《黃樓賦》就很得蘇東坡的賞識,認為這篇賦“雄辭雜今古,中有屈宋姿”。他把賦中運用得駕輕就熟的鋪陳排比又運用到策論中來,就使文章更加氣足神完。綜上所述,秦少游的策論立論高遠、說理透徹、章法嚴緊、文筆犀利,有一種特有的藝術張力,完全可以用“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來一言以概括之。

  其實,對秦少游策論的評價,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很高的。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至于議論文字,今日乃付之少游及晁、張、無己……”。蘇東坡《辨賈易彈奏待罪札子》:“秦觀自少年從臣學文,詞采絢發,議論鋒起,臣實愛重其人?!鼻宕赫氯健稈惺略挕罚骸啊儆挝膶W西漢,所進策論,頗苦刻露,不甚含蓄。若比東坡,不覺望洋而嘆,然亦自成一家?!爆F代著名學者朱東潤則說:“予于少游之書,尤喜讀進策三十篇,觀其所得,導源東波,所見益卓。其論選舉與役法者,皆深造而有得,不為世俗之言。”


秦觀秦觀的生平


  秦觀,北宋中后期著名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熙寧十一年(1078年)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元豐七年(1084年)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后,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他后來于元豐八年(1085年)考中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引薦為太學博士,后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于紹圣元年親政后(1094年)“新黨”執政,“舊黨”多人遭罷黜。秦觀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任監酒稅之職,后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兆诩次缓笄赜^被任命為復宣德郎,之后在放還北歸途中卒于藤州。

  其散文長于議論,《宋史》評其散文“文麗而思深”。其詩長于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彼潜彼魏笃谥窦s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其詞緣情婉轉,語多凄黯。有的作品終究氣格纖弱。代表作為《鵲橋仙》、(纖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云)等?!儿o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稘M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被稱做“天生的好言語”。南宋張炎之《詞源》:“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生平詳見《宋史·文苑傳》。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編撰的《蠶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極善書法,小楷學鐘王,遒勁可愛,草書有東晉風味,行楷學顏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后世稱之為“淮海公”。

  

未仕期

  秦觀在未仕期間,大多在故鄉高郵居家耕讀,為科舉做準備。然而亦時常游歷于江淮吳楚之間,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在這段期間秦觀的主要出游地有二:一為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秦觀同孫莘老、參寥子游訪漳南老人于歷陽惠濟院,浴湯泉,游龍洞山。又往烏江拜謁項羽墓,極盡山水名勝。此次出游共賦得詩詞三十余首,并作《湯泉賦》一篇,以記途蹤。二為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秦觀前往越州省親,適逢蘇軾自徐州徙往湖州,于是便乘蘇軾官船一同南下。途經無錫,與蘇軾同游惠山,又經吳興,泊西觀音院,同訪諸寺。端午過后,遂別蘇軾赴越,中秋時,與參寥子、辯才法師同游龍井,其后又與郡守程公辟游玩鑒湖、拜謁禹廟,相得甚歡。直至歲末年關家書催歸,秦觀始依依不舍的乘船北上。寫下著名的《滿庭芳》(山抹微云)來描述離別情意,透露出對此段漫游歲月美好的繾綣不舍。

  “學而優則仕”是天下讀書人的夢想,秦觀亦不例外,然而秦觀的科舉征途卻屢遭挫折。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秦觀第一次參加科舉應試,卻是抱著滿滿的期望換來落第的命運,于是他便馬上“杜門卻掃,日以詩書自娛” ,可見這一失敗,對他而言,是精神上的打擊。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秦觀再次應試,卻依舊名落孫山??婆e的接連失利,使得秦觀心境更加憂愁悲郁,認清了“風俗莫榮於儒,材能咸恥乎未仕” 的社會現實。因此只好改變態度,學習時文并向時人投獻詩文,望獲舉薦?!肮Ψ蚪K不負有心人”,秦觀在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參加第三次科舉考試,終于成功考取進士,踏上其同樣屢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

  

入仕期

  朋黨傾軋是北宋政治上的大難題,更是令朝廷不安的一大亂源。秦觀入仕之時,適逢北宋朋黨斗爭日益激烈之際。秦觀于此亦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這場政治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登科以后,任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親附蘇軾,被視為“舊黨”,從此黨爭的迫害便從未間斷。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鮮于侁,共以“賢良方正”薦秦觀于朝,無奈卻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誣告。元祐五年(1090年)方由范引純引薦,得以回京任秘書省正字。元祐六年又因“洛黨”賈易詆其"不檢"而罷去正字。接二連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觀大受打擊,對政治開始灰心,且有退隱之意。元祐七年(1092年),秦觀授左宣德郎,又由秘書省正字,左遷國院編修官,參修《神宗實錄》,甚得恩寵。數月之間,拔擢連連。此三年亦為秦觀仕宦期間最順遂的時候。宦達未久,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親政?!靶曼h”之人相繼還朝,“舊黨”之人則連遭罷黜,秦觀歷時七年的貶謫生涯從此開始。

  

貶謫期

  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親政。政局瞬變,“舊黨”出京。秦觀作為“舊黨”核心人物,亦在所難免。 秦觀首先被貶為杭州通判,因御史劉拯告他重修《神宗實錄》時,隨意增損,詆毀先帝。因而在前往杭州途中又貶至處州任監酒稅。在處州任職之時,秦觀學佛以遣愁悶,常與佛寺僧人談佛聊禪,并為僧人抄寫經文。他的詞作《千秋歲》在回憶當年盛會時,抒發了很深的感慨與愁情: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ㄓ皝y,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無奈小人誣陷,狀告秦觀私撰佛書,便又因此獲罪。《宋史·文苑傳》云:"使者承風望指,伺候過失,既而無所得。則以謁告寫佛書為罪,削秩徙郴州"。削秩是將所有的官職同封號除掉,是宋朝對士大夫最嚴重的懲罰。貶黜南蠻時,秦觀心情悲悵,早已絕了希冀,便作《踏莎行》詞。雖將《千秋歲》的直抒換為比興,沒有“愁如?!敝惖淖盅?,然而內心深處卻依然郁結難解: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方至郴州又移至橫州編管,元符元年(1098年),移遷雷州編管。眼望離京師越來越遠,歸鄉無期,秦觀自賦挽詞。此詞道盡心中凄苦,叫人心生悲惋。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臨朝。政壇局勢變動,遷臣多被召回。秦觀也復命宣德郎,放還橫州。當年五月行至藤州,出游光華亭,索水欲飲,水至,笑視而卒。張文潛曾作《祭秦少游文》云:“嗚呼!官不過正字,年不登下壽。間關憂患,橫得罵詬。竄身瘴海,卒仆荒陋?!钡辣M了秦觀坎坷一生,句句痛徹心扉。一代文人,命運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最后竟死在荒蠻之地,令人無限感慨。

  

婚姻家庭

  作者:陳雄 出自《公然走私的愛情》一書(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秦觀的正妻叫徐文美,而非傳說中的蘇小妹。這是他自己在為岳父寫的文章里交代的。他的岳父是高郵一位姓徐的富商,因為有點錢,捐了一個主簿的官當,生了三個女兒,分別叫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秦觀在《徐君主簿行狀》一文末尾說:“徐君女三人,嘗嘆曰:子當讀書,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

  關于其妻就是點了一下名字而已,在秦觀的詩文中提及不多。例如《臨江仙》:

  髻子偎人嬌不整,眼兒失睡微重。尋思模樣早心忪。斷腸攜手,何事太匆匆。

  不忍殘紅猶在臂,翻疑夢里相逢。遙憐南埭上孤篷。夕陽流水,紅滿淚痕中。

  再如《滿庭芳·茶詞》:

  北苑研膏,方圭圓璧,名動萬里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香泉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方病酒,一觴一詠,賓有群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攬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妝殘。

  末句以相如文君來比喻秦觀夫婦,說明兩人感情還是很深厚的,但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觀最鐘愛的女子。有人統計,秦觀留傳下來的四百多首詩詞,約四分之一為“愛情詩”,而其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是青樓歌女。錢鐘書在《宋詩選注》的序里說秦觀的詩是“公然走私的愛情”?!度阆獫O隱叢話》引《藝苑雌黃》說了秦觀的一件風流事。秦觀在紹興的時候,由當地最高長官太守接待,住高級賓館蓬萊閣。一日,在席上看中一個歌妓,于是賦《滿庭芳》,開頭一句是“山抹微云”,后來就是“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了。此詞流傳甚廣,蘇軾曾戲稱秦觀為“山抹微云秦學士”。

  明代的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中則透露了秦觀的另兩次艷事?!扒厣儆卧诓讨?,與營妓樓婉字東玉者甚密”,他專為情人寫了一首《水龍吟》,還費心地將樓東玉的名字寫進去,“小樓連苑橫空”、“玉佩丁東別后”就是謎面。而“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照人依舊”是說他們幽會情景的。秦觀還有過一位叫陶心兒的情人,他曾贈一首《南歌子》給這位名妓,末句的“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就是為陶心兒的“心”字打的啞謎。

  才情都用在妓女身上,是不是有點“浪費”?以至于黃庭堅都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詩勸告他,其中有“才難不易得,志大略細謹”的句子,秦觀看了很不高興。

  傳統的詩詞鑒賞,分析秦觀時,總是定性為寫“歌妓的戀情,同時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但這并不適合解讀秦觀的所有愛情詞。拿他的經典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來說,就并沒有牽連到什么仕途失意的身世之感。相反,如果結合他放浪的情感經歷來看,完全可以大膽地假設,這只是秦少游安慰癡情女子的托詞,或者說擺脫一段舊戀情的美麗借口。


秦觀秦觀的軼事典故


  少游為黃本??鄙踟?,錢穆父為戶書,皆居東華門之堆垛場。少游春日作詩遺穆父曰:“三年京國鬢如絲,又見新花發故枝。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蹦赂敢悦锥椭??!锻踔狈皆娫挕?/p>

  王右丞二月十一日生日。程文通諸人前期袖詩草謁秦太虛,問曰:“右丞生日,必有佳作?!鄙儆我栽姴菔局搜壕徘囗嵕惚M。首云:“元氣鐘英偉,東皇賦炳靈。蓂敷十一莢,椿茂八千齡。汗血來西極,摶風出北溟?!敝T人愕然相視,不敢更出袖草?!锻┙娫挕?/p>

  秦少游晚出左掖門,有詩云:“金雀觚棱轉夕暉,飄飄宮葉墮秋衣。出門塵漲如黃霧,始覺身從天上歸?!弊R者以為少游作一黃本??倍乓绱?,必不遠到?!对娫捒傹敗?/p>

  少游紹圣間以??睘楹紓y。方至楚泗間,有詩云:“平生逋欠僧房睡,準擬如今處處還?!痹姵芍魅?,以言者落職,監處州酒。人以為詩讖。《王直方詩話》

  呂申公在揚州日,因中秋令秦少游預擬口號,少游遂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是日微陰,公云:“使不著也。”少游復作一篇云:“自是我公多惠愛,卻回秋色作春陰?!薄盾嫦獫O隱叢話》

  東坡初未識秦少游,少游知其將至維揚,作坡筆題壁于一山寺。東坡果不能辨,大驚。及見孫莘老,出少游詩詞數百篇讀之,乃嘆曰:“向書壁者,豈此郎也!”《冷齋夜話》

  廌謂少游曰:“東坡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鄙儆卧唬骸拔嵘贂r用意作賦,習慣已成。誠如所諭,不畏磨難。然自以華弱為愧。”邢和叔曰:“子之文銖兩不差,非秤上秤來,乃等子上等來也。”《師友談記》

  少游嘗以真書題邢敦夫扇云:“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山谷見之,乃于扇背小草題一詩云:“黃葉委庭觀九州,小蟲催女獻公裘。金錢滿地無人貫,百斛明珠薏苡秋?!鄙儆魏笠娭唬骸氨莆姨?!”《詩話總龜》

  山谷戲書少游壁詩,有“誰饋百牢鸜鵒眼”之句,注“鸜鵒”以指所盼者。《山谷詩話》

  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東坡曰:“不意別后卻學柳七作詞?!鄙儆卧唬骸澳畴m無學,亦不如是?!睎|坡曰:“‘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坡又問別作何詞,少游舉“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東坡曰:“十三字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薄陡啐S詩話》

  東坡呼少游為“山抹微云君”?!端囋反泣S》

  少游在蔡州,與營妓婁婉字東玉者密,贈之詞,有“玉佩丁東”句。又有贈陶心兒詞云:“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睎|坡誚其恐為他妓廝賴。高齋詩話:山谷次韻孫子實寄少游詩云:“才難不易得,志大略細謹?!蓖趿⒅娫挘荷儆螛O怨山谷此句,謂言蔡州事,少人知者。《山谷詩注》

  杭有一倅,閑唱少游滿庭芳詞,偶誤舉一韻曰:“畫角聲斷斜陽?!鼻俨僭趥仍唬骸爱嫿锹晹嘧S門,非斜陽也?!眰y曰:“汝可改韻否?”琴即改云:“山抹微云,天連香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征轡,聊共飲離觴。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里,寒鴉萬點,流水繞紅墻?;陚敶穗H,輕分羅帶,暗解香囊。漫贏得秦樓薄幸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余香。傷心處,長城望斷,燈火已昏黃。”東坡聞而賞之?!赌芨凝S漫錄》

  程伊川一日見少游,問:“‘天若有情,天也為人煩惱’是公詞否?”少游意伊川賞之,拱手遜謝。伊川云:“上穹尊嚴,安得易而侮之?”少游慚而退?!懂Y牖閑評》

  秦少游觀輞川圖而愈疾?!断阕婀P記》

  暢姓惟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為黃冠者十之八九。有女冠暢道姑,姿色妍麗,神仙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乃作詩曰:“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烏紗裹寒玉。超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塵俗。霧閣云窗人莫窺,門前車馬任東西。禮罷曉壇春日靜,落紅滿地乳鴉啼?!薄锻┙娫挕?/p>

  秦少游侍兒朝華,姓邊氏,京師人。元祐癸酉納之。嘗為詩曰:“天風吹月入闌干,烏鵲無聲子夜閑??椗餍莵碚砩希酥聿辉谌碎g。”時朝華年十九。后三年,少游欲修真斷世緣,遂遣歸父母家,以金帛嫁之。朝華臨別,涕泣不已。少游作詩云:“月霧茫茫曉柝悲,玉人揮手斷腸時。不須重向燈前泣,百歲終當一別離?!背A既去二十余日,使其父來曰:“不愿嫁,卻乞歸。”少游憐而復取歸。第二年,少游出倅錢塘。至淮上,因與道友議論,嘆流光之遄速,謂朝華曰:“汝不去,吾不得修真矣?!必绞谷俗呔?,呼其父來,遣隨去。復作詩云:“玉人前去卻重來,此度分攜更不回。腸斷龕山別離處,夕陽孤塔自崔巍?!睍r紹圣元年五月十一日,少游嘗手書記其事。未幾,遂竄南荒?!赌f漫錄》

  秦少游南遷至長沙。有妓平生酷愛秦學士詞,至是知其為少游,請于其母,愿托以終身。少游贈詞,所謂“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者也。念時事嚴切,不敢偕往貶所。及少游卒于藤,喪還,將至長沙。妓前一夕得諸夢,即送于途。祭畢歸而自縊?!囤胗鄥部肌芬兑翱蛥矔?nbsp;按今《野客叢書》不見此條,《夷堅志》載此事?!度蔟S四筆》又自辨之。

  瞿塘之下,地名人鲊甕,少游嘗謂未有以對。南遷度鬼門關,乃為絕句云:“身在鬼門關外天,命輕人鲊甕頭船。北人慟哭南人笑,日落荒村聞杜鵑。”《侯鯖錄》

  少游謫古藤,意忽忽不樂。過衡陽,孔毅甫為守,與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飲于郡齋,少游作千秋歲詞。毅甫覽至“鏡里朱顏改”之句,遽驚曰:“少游盛年,何為言語悲愴如此!”遂賡其韻以解之。居數日別去,毅甫送之于郊,復相與終日。歸謂所親曰:“秦少游氣貌大不類平時,殆不久于世矣?!蔽磶鬃??!丢毿央s志》

  潭守宴客合江亭,張才叔在坐。有一妓獨唱二句云:“微波渾不動,冷浸一天星。”才叔索其全篇,妓曰:“夜坐商人船上,鄰舟一男子倚檣而歌,不能盡記?!庇汹w瓊曰:“此秦七聲度也?!笔谷嗽L之,果少游靈舟?!段逶乐尽?/p>

  秦觀子湛,大鼻類蕃人,而柔媚舌短,世目為“嬌波斯”。《雞肋編》

  靖康間,有女子為金虜所俘,自稱秦學士女,道上題詩云:“眼前雖有還鄉路,馬上曾無放我情?!弊x者凄然。曾季貍作秦女行。《梅磵詩話》

  

被貶雷州

  北宋哲宗時期,因為新舊黨爭,秦觀被貶杭州通判,旋貶處州酒監稅、后又移至彬州、橫州編管,不斷南遷,元符元年(1098年)秋,貶到海康。這是秦觀貶謫生涯的最后一站。也就在雷州,秦觀走過了他人生最后三年時間。

  秦觀初到雷州,故鄉高郵正是雨打芭蕉,蟹肥蝦美之時,而他長期活動的東京也是梧桐落葉,大雁南飛,但在雷州,依舊艷陽高熾,與溽夏無異。人在萬里,江湖飄零,知已難遇,故人長絕,加上雷州風土故物不類中原,多愁善感的秦觀每日郁郁寡歡,他寫詩道:“白發坐鉤黨,南遷瀕海州。……灌園以糊口,身自雜蒼頭……鷦鷯一枝足,所恨非故林。……海康臘己酉,不論冬孟仲……可憐秋胡子,不遇卓文君。”這種情緒等到這一切在蘇東坡到來才有所改觀。

  

雷州永別

  宋哲宗元符元年初冬(1098年),秦觀的恩師蘇東坡在海南島昌化軍(今海南儋縣中和鎮),遇赦北歸途經雷州,兩人相見,恍如夢寐。秦觀拿出自已在雷州寫的詩請老師批評,蘇東坡哈哈大笑,也拿出一把扇子遞給秦觀,秦觀接過一看,原來是自已南謫過程中寫的一首《踏莎行》詞:“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整首詞充滿了傷感,甚至有點凄厲。據說蘇東坡聽到這首詞之后,嘆息道:“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

  看到老師將自己的作品寫在扇子上隨身攜帶,秦觀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至于秦觀給蘇東坡看的詩,有人說是他連夜寫的《自挽詩》,里面有這些句子:“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奇禍一朝作,飄零至于斯。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時?”但也人說這首《自挽詩》作于元符二年,如是,那就是蘇東坡走后幾個月的事了,那么,呈給老師的當是《??禃隆返茸髌?。

  看了秦觀的詩,蘇東坡感慨萬千,他和秦觀在文學觀念上是不一致的。蘇東坡生性樂觀,喜歡寫一些豪放的詞,雖也有傷感之作,但大體是格調昂揚,由此對秦觀的婉約風格頗有批評,曾調侃這位弟子為“山抹微云君”。而此時,同樣被貶的經歷,多年宦海沉浮,特別是秦觀被貶,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自己的連累,[3]蘇東坡在認識上有了更大的包容性。蘇東坡一邊看,一邊贊嘆,但他也想,整天生活在這種情緒中,決不是延壽之法。于是他想辦法予以引導,第二天,兩人共游雷州,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不時引起蘇東坡的開懷大笑。老師的樂觀也感染了學生,也冰釋了秦觀多日的痛苦。在天寧寺,蘇東坡看到寺門上“萬山第一”四個大字,禁不住又笑了起來,那是一年前路過雷州時應方丈的請求寫下的。這四個字,不單是頌揚天寧寺,也是自身境界的一種寫照,同時也是對秦觀的一種激勵,讓他從小我的痛苦中走出來。秦觀也陷入深思之中。

  蘇東坡走后,秦觀的心境也放松了不少,他多次到鄉民中體察他們的疾苦,觀摩當地的風俗。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臨朝。不久,秦觀也奉命北還,死在路上。

  

夢中題詩

  秦觀在雷州,還有一些逸事,如他在海康宮亭廟下,夢見天女拿一幅維摩畫像讓他寫贊,秦觀篤信佛教,于是欣然題道:“竺儀華夢,瘴面囚首??陔m不言,十分似九。應笑蔭覆大千作獅子吼,不如搏取妙喜似陶家手。”醒來后,就把這段話記錄下來,據說真跡落在天寧寺。宋僧惠洪在《冷齋夜話》中說,自已在天寧寺,還親眼從和尚戒禪那里看到這幅字,正是秦少游的筆跡。清潘永因所編《宋稗類鈔》也提到真跡在雷州天寧寺。當然,做為逸事,里面也都加了一些天女嘲戲秦觀的情節。


秦觀秦觀的文學貢獻


  秦觀詩文亦為北宋一大家。明胡應麟于《詩藪雜編》卷五言:“秦少游當時自以詩文重,今被樂府家推做渠帥,世遂寡稱?!鼻赜^詩感情深厚,意境悠遠,風格獨特,在兩宋詩壇自成一家。散文以政論、哲理散文、游記、小品文最為出色。其策論文筆犀利,說理透徹,引古征今,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黃庭堅認為秦觀詩只是盡情揮灑胸臆,專任自然,并未去刻意構想、苦心經營,這點頗類似李白詩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其實,秦觀也并非不講究文辭的細密精致,只是不顯出過份人為的痕跡,而別以清暢流麗之態示人而已。他的“詩似小詞”,若換用李清照《詞論》的話,是“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縱觀淮海詞,則多為純情任心之制。所以,馮煦《蒿庵論詞》云:“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在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币苍S,正是在這種特定意義上,可以說秦觀詞與李白詩歌的主流藝術精神是一致相通的,故也不必過為計較,他們二者在藝術風貌上凄婉綿邈和飄逸豪放的顯著差異。

  不言而喻,秦觀詞的藝術精神是多層次多元化的,如今來談論其主流部分,但卻不意味著可以以之總攬全體;從另一方面說,這種藝術精神的形成到成熟,也經歷了他的整個創作生命,存在著一個不斷變化而發展的過程,始終呈動態流動形狀。如果將上述者置放于詞史、乃至文學史的大視野中來觀照,或許便能夠更清晰全面地認識其意義與價值取向。

  秦觀在某些特定環境情勢,即“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懷抱百憂中”,如憶舊、遷謫時制作的這第三種類型的詞,已使原來侑飲娛興、按拍協歌的傳統價值歸屬摒退于很次等,甚或無相關連的幕后位置。而另外卻命其擔荷起詩歌在古典詩教理論里的代言情志功用,遂成為自我主體心態意緒的特定物化形式,以之滿足他嘆喟命運悲劇、宣泄人生愁煩的現實精神需要。

  在這里,秦觀徑直將個體生命存在的種種缺憾納入詞中,再也無須假助以往閨思離怨之類的慣有模式,或故為飾辭托言以求深隱婉約之姿。對于上端,他一般僅只聊借來增大詞的容量與彈性,故得能在保留其主流性的本色風情韻調之際,又平添出若許的沉咽清悠意味,特見空濛雋遠之致。因而向來與周邦彥一齊被推許作“詞家正宗”,“大抵北宋之詞,周、秦兩家,皆極頓挫沈郁之妙。而少游托興尤深,美成規模較大,此周、秦之異同也”(陳延焯《白雨齋詞話》)。

  他的這種藝術精神,多曾熏染影響到后來的許多詞家,如李清照、姜白石,直到宋末之周密,、王沂孫、張炎等,皆緣于生平身世國運而寄慨于詞,更大程度上朝向詩化的道路認同、復歸,乃至逐漸衍變為長短不葺的詩,相互間益愈以辭采意格相高,更加傾注到“娛己”的旨趣。雖然他們出于各自的才情藻思,所作風格面貌多有不同,甚或成為相對獨立之支派。但從總體而言,卻改造、更新,或者說更大程度上發展、擴張了花間、南唐以來的傳統藝術流派,使之不斷勃發充溢著生命活力,不至于趨向僵枯沉晦的末路。這其間,秦觀的貢獻是必須給予充分肯定的。

   宋朝



查辭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備19001761號-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兰考县| 余干县| 通州区| 广宗县| 南乐县| 辉县市| 平塘县| 农安县| 中方县| 东阳市| 南投县| 湟中县| 孝感市| 石林| 乌兰察布市| 怀柔区| 米泉市| 沈阳市| 岢岚县| 黑龙江省| 乐至县| 三亚市| 微山县| 东丰县| 武邑县| 翁牛特旗| 裕民县| 沙洋县| 东城区| 兴宁市| 晋江市| 南岸区| 星座| 南陵县| 乐业县| 黄平县| 易门县| 吉隆县| 瓦房店市|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