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興九首其六擬玉川子 / 作者:秦觀 |
南州有病客,起臥北窗下。
玉兔銜光照清夜,故人別我京洛游,不寄一行三改秋。
秋色變冷客裘薄,漸覺衣袂寒颼颼。
作詩欲寄君,未語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一杯寬我千日憂。
眼前俗事何擾擾,此夕盡向杯中休,何必懷黃金印兮爵通侯。
|
|
秋興九首其六擬玉川子解釋: 詩詞《秋興九首其六擬玉川子》是宋代文人秦觀所作,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州有病客,起臥北窗下。
玉兔銜光照清夜,故人別我京洛游,不寄一行三改秋。
秋色變冷客裘薄,漸覺衣袂寒颼颼。
作詩欲寄君,未語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一杯寬我千日憂。
眼前俗事何擾擾,此夕盡向杯中休,何必懷黃金印兮爵通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病弱的客人,他居住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日夜躺在北窗下。在明凈的夜晚,玉兔(指月亮)帶著光芒照亮著他。他的故人告別他去了京洛(指京城和洛陽),但卻沒有寄來一封信,三次改變了秋天的意義。秋天的顏色漸漸變冷,客人的衣裘變得薄薄的,他感到衣袂寒颼颼。他想要寫詩寄給故人,但未開口已感到憂愁。他覺得不如叫仆人來,與他一同危坐在北窗下,一杯酒可以寬慰他千日的憂愁。眼前的俗事何必擾擾,這個夜晚盡可以放在酒杯中休憩,何必懷念黃金的印章和貴族的封爵。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為背景,通過描寫病弱客人的心境以及對故人的思念和無奈,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客人的內心感受相結合的手法,以及對友情和安慰的渴望,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情感的思考。
詩中的南州、北窗、玉兔等形象描寫生動而富有詩意,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客人的孤寂和對故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對衣袂寒颼颼的描寫,表現出客人在秋天里的寒冷與凄涼,進一步增強了詩詞的意境。
詩的最后兩句“眼前俗事何擾擾,此夕盡向杯中休,何必懷黃金印兮爵通侯”,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煩擾的厭倦和對閑暇時光的向往。通過對黃金印章和貴族封爵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權勢和地位的淡漠,并寄托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寄托了作者對友情和自由的追求,同時也抒發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之情。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展現了秋天的凄涼和人情的深意。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描繪上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是秦觀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