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參寥房 / 作者:秦觀 |
鄉國秋行暮,房櫳日已暝。
驚風多犯竹,破月不藏星。
鉤箔檐花動,抄書燭燼零。
非關相見喜,自是眼長青。
|
|
宿參寥房解釋: 詩詞:《宿參寥房》
鄉國秋行暮,
房櫳日已暝。
驚風多犯竹,
破月不藏星。
鉤箔檐花動,
抄書燭燼零。
非關相見喜,
自是眼長青。
中文譯文:
在鄉國的秋天行走至暮時,
房屋的窗欞已被夜色籠罩。
驚風經常襲擊竹林,
殘月無法遮掩星辰。
掛在檐下的絲帳花兒搖動,
燭火燃盡,灰燼飄零。
這并不是因為有人相見而喜悅,
而是自然中的景色使得眼睛長久保持青春。
詩意賞析:
《宿參寥房》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鄉國中的思鄉之情和對自然的感嘆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鄉國秋行暮”,詩人在秋天的黃昏時分行走在鄉間,暗示他離開家鄉已有一段時間,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接著描繪了房屋窗欞的昏暗和夜幕的降臨,給人一種寂靜和孤寂的感覺。
詩中的“驚風多犯竹,破月不藏星”描繪了秋夜中的風聲和月光的不穩定。風聲穿過竹林,不斷驚擾著寧靜的夜晚,而云層的薄薄遮擋使得月亮無法完全顯露,星辰也被掩蓋。
接下來的兩句“鉤箔檐花動,抄書燭燼零”描繪了房屋外檐下的絲帳花兒隨風搖動,以及燭火燃盡后的燭燼飄零。這些細節描寫增加了詩的畫面感,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物是人非的變遷。
最后兩句“非關相見喜,自是眼長青”表達了詩人對這個景象的感嘆。他認為這美景并不是因為有人相聚而喜悅,而是大自然中的景色讓他的眼睛保持著青春和活力。這里的“眼長青”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美景的欣賞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孤寂的秋夜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自然的贊美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