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之禪老許以草庵見處作詩以約之 / 作者:秦觀 |
橡葉岡頭釋馬銜,區中奇觀得窮探。
岸空飛鼠聲相應,江靜群峰影倒涵。
居士碧云裁秀句,道人哀玉扣清談。
偶成二老風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
|
題之禪老許以草庵見處作詩以約之解釋: 詩詞:《題之禪老許以草庵見處作詩以約之》
橡葉岡頭釋馬銜,
區中奇觀得窮探。
岸空飛鼠聲相應,
江靜群峰影倒涵。
居士碧云裁秀句,
道人哀玉扣清談。
偶成二老風流事,
不是三乘宿草庵。
中文譯文:
在橡樹葉覆蓋的山頭,釋放馬匹在此停駐,
探索著這個奇妙的地方,盡情地發掘。
岸邊空曠,飛鼠的叫聲相互呼應,
江水平靜,山峰的倒影倒映其中。
居士們編織出美麗的詩句,
道士們悲傷地敲響玉磬,進行清談。
這是兩位老者間偶然發生的風流事,
并不是修行佛法的道士在草庵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創作的,題目中提到了禪老許以草庵見處作詩以約之。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為主題,通過描繪橡樹葉上的馬匹、山岸上的飛鼠、江水和群山的景色,表現了一幅寧靜而奇妙的畫面。
詩中的橡樹岡、飛鼠和江水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致觀察和感受。橡葉岡頭釋馬銜,形象地描繪了馬匹在橡樹葉下休息的情景,凸顯出一種寧靜和和諧的氛圍。岸邊的飛鼠叫聲相互呼應,與江水的平靜相互烘托,使得整個場景更加生動。而群山的倒影在江水中映襯,給人一種虛實交融的感覺,增加了詩意的深度。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居士和道人的活動。居士們編織出碧云般的優美詩句,而道人們則以哀玉扣清談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悲傷。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兩類人物的不同情感和修行方式。最后兩句"偶成二老風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則是指這兩位老者之間的風流事并非出于修行佛法的目的,而是一種偶然的情感糾葛。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敏感和感悟。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禪宗修行和人生境界的思考,以及對情感和人際關系的揣摩。這使得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深意,值得細細品味和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