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蹇法師翊之 / 作者:秦觀 |
天都九經緯,人物如紡績。
豈無僊圣游,但未見哀識。
蹇師蜀方士,鬼物充服役。
朅來長安城,摩挲金銅狄。
大蛇死已論,葛陂囚且釋。
是事何足云,聊爾恤艱厄。
方從馬明生,西去鏈金液。
丹成得度世,造化為莫逆。
予亦江海人,名宦偶牽迫。
投劾去未能,見師三嘆息。
|
|
贈蹇法師翊之解釋: 詩詞《贈蹇法師翊之》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都九經緯,
人物如紡績。
豈無僊圣游,
但未見哀識。
蹇師蜀方士,
鬼物充服役。
朅來長安城,
摩挲金銅狄。
大蛇死已論,
葛陂囚且釋。
是事何足云,
聊爾恤艱厄。
方從馬明生,
西去鏈金液。
丹成得度世,
造化為莫逆。
予亦江海人,
名宦偶牽迫。
投劾去未能,
見師三嘆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秦觀所作,題為《贈蹇法師翊之》。詩中表達了對蹇法師的贊賞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以天地的經緯來形容人物的辛勤勞作,暗示人生如織綢。接著作者表示,也許世間存在仙圣的游歷,但自己卻未曾見過這種悲哀的境遇。
接下來,詩中提及了蹇法師,他是一個來自蜀地的道士,卻被迫充當鬼物的仆役。他來到長安城后,觸摸著金銅器物,暗示他在世俗間的苦難和無奈。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一系列充滿離奇和神秘色彩的事件。大蛇死去后得到了解脫,葛陂囚禁的人也獲得了釋放。然而,作者認為這些事情并不足以成為值得一提的事,只是對蹇法師的同情和關懷。
最后幾句提到了作者自己,他也是一個居于江海之間的人,因名利的牽扯而備受困擾。他曾試圖呈遞彈劾書去解救蹇法師,但未能成功,只能看到法師三次嘆息。
整首詩通過對蹇法師境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法師的同情和敬意,同時也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困境和無能為力的感受。這首詩在形式上運用了寫景和抒懷的手法,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