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通叟琵琶夢 / 作者:秦觀 |
鶗鴃鳴時眾芳歇,華堂夢斷音容絕。
風驚玉露不成圓,不夜芙蕖泣秋月。
金紋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
庾郎江令費珠璧,小砑紅牋揮兔毫。
風流云散令人瘦,忍看麴塵昏錦綬。
楚水悠悠更不西,上天破監空依舊。
|
|
和王通叟琵琶夢解釋: 詩詞:《和王通叟琵琶夢》
鶗鴃鳴時眾芳歇,
華堂夢斷音容絕。
風驚玉露不成圓,
不夜芙蕖泣秋月。
金紋捍面紫檀槽,
曾抱花前送酒舠。
庾郎江令費珠璧,
小砑紅牋揮兔毫。
風流云散令人瘦,
忍看麴塵昏錦綬。
楚水悠悠更不西,
上天破監空依舊。
中文譯文:
黃鸝鳴叫時,眾多花朵凋謝,
華堂里的夢想破滅,音容也消失殆盡。
風吹亂了玉露的圓潤,
不夜的芙蕖悲泣著秋月。
金色花紋的臉擋,紫檀木的琵琶槽,
曾經抱著花送酒的船。
庾郎江令費盡珍貴的珠寶,
小砑紅色的筆揮動著兔毫。
風流的人物散去讓人瘦弱,
難以忍受看著麴塵昏暗了錦繡。
楚水依舊悠悠地向東流去,
天空破碎,監獄仍然空曠。
詩意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秦觀在夢中與王通叟共飲琵琶之曲的情景,通過對琵琶音樂和夢幻世界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與失望。
詩中的鶗鴃(黃鸝)鳴叫時,眾多的花朵凋謝了,暗喻著美好時光的結束。華堂里的夢想破滅,音容也消失殆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
詩中的玉露本是晶瑩圓潤的,但被風吹亂了,不再完美,象征著美好事物的破碎和不再如初。不夜的芙蕖悲泣著秋月,揭示了作者內心的傷感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詩中的金紋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描述了王通叟手中的琵琶,以及曾經一同抱著花朵送酒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與王通叟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懷念。
詩中的庾郎江令費盡珍貴的珠寶,小砑紅色的筆揮動著兔毫,描繪了庾郎江令的形象,表達了風流人物逝去后留給人的遺憾和無奈。
詩中的楚水依舊悠悠地向東流去,天空破碎,監獄仍然空曠,暗示了現實世界的冷漠和無情,以及作者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法繼續挽回和懷念。
整首詩以琵琶夢為主題,通過描繪琵琶音樂、花朵凋謝、夢幻世界和風流人物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失望。詩中運用了富有意象和抒情的語言,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宋代社會的風貌和人情冷暖。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琵琶夢為線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也展示了宋代社會的風貌和人情冷暖,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