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坐懷莘老司諫 / 作者:秦觀 |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無根柢。
古往今來漫不休,青發素顏從此逝。
嗟予自少多邅回,氣血未衰心已艾。
北渡長淮霜入屨,南窺禹穴塵生袂。
日鑿一竅渾沌死,雖有余風終破碎。
回車復路可無緣,三問道人三不對。
|
|
夜坐懷莘老司諫解釋: 詩詞:《夜坐懷莘老司諫》
作者:秦觀(宋代)
六合寥寥信茫昧,
中有日月無根柢。
古往今來漫不休,
青發素顏從此逝。
嗟予自少多邅回,
氣血未衰心已艾。
北渡長淮霜入屨,
南窺禹穴塵生袂。
日鑿一竅渾沌死,
雖有余風終破碎。
回車復路可無緣,
三問道人三不對。
中文譯文:
六合廣袤無邊,事物的真相難以把握,
其中有日月卻無所依托。
古往今來的事物變幻莫測,
青春逝去,面容漸漸蒼老。
我自幼時就多次迷失方向,
身體雖未老,心靈已疲憊。
北渡長淮,寒霜進入鞋履,
南窺禹穴,塵土沾染衣袖。
每天鑿取一個洞竅,世界變得混沌而死寂,
即使還有微風,也最終會散失破碎。
回程的車輛再也無緣相遇,
三次問道的人卻三次不答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反映了作者秦觀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六合茫茫、日月無根柢等形象,表達了世界的復雜和人生的無常。青發素顏從此逝,抒發了時光的不可逆轉和青春的逝去。
詩中的"嗟予自少多邅回"表達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多次迷失方向,生活的坎坷和曲折使得他的心靈疲憊不堪。北渡長淮、南窺禹穴等意象描繪了作者的旅途,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辛酸和艱難。
"日鑿一竅渾沌死"表達了作者對于世界的無奈和失望,意味著人們對于真理的探索和領悟往往是艱難而不完全的,世界的本質充滿了混沌和死寂。
最后的回車復路可無緣、三問道人三不對,傳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命運的無奈和困惑。無論是回程的車輛還是尋找答案的人,都難以再次相遇和得到解答,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無法預測性。
整首詩以凄涼、幽寂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世界的無奈和迷茫,通過對人生旅途的描繪和對世界本質的思考,表達了對于真理與命運的追尋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