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絕 / 作者:秦觀 |
本是匡山種杏人,出山來事碧虛君。
上清欲問因何事,請看先山十丈文。
|
|
四絕解釋: 詩詞:《四絕》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本是匡山種杏人,
出山來事碧虛君。
上清欲問因何事,
請看先山十丈文。
中文譯文:
這位本是匡山上種植杏樹的人,
離開山來到碧虛君那里有些事情。
上清(指天上的神明)想要詢問他是為了什么事情,
請看先山上的十丈高的文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了一個人離開了匡山,來到碧虛君(指道教中的神仙)的地方,有些事情要向上清神明請教。其中提到了先山上的十丈高的文字,可能指的是山上的神諭或注冊。整首詩通過運用自然景物、神明和人的對話,表達了人們對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追求。
首先,詩中的匡山和杏樹象征著平凡的人生和塵世的事物。種植杏樹是一種平凡而務實的行為,代表著人們過著平凡的生活。而離開山來到碧虛君那里,則暗示著人們追求超越塵世的境界,追尋更高層次的事物。
其次,上清神明象征著超自然的力量和智慧。詩中的主人公希望向上清請教問題,表達了人們對于超越人類認知的智慧和指導的渴望。這種渴望體現了人們對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超越塵世束縛的向往和思考。
最后,先山上的十丈高的文字可能指的是神諭或注冊,代表著超越人類智慧的指示和啟示。這里的文字隱喻著智慧和真理,作者通過引人入勝的方式,讓讀者去思考其中的含義和價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神明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于超越塵世和追求智慧的渴望。通過寫實與超現實的結合,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啟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