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康書事十首 / 作者:秦觀 |
白發坐鉤黨,南遷海瀕州。
灌園以餬口,身自雜蒼頭。
籬落秋暑中,碧花蔓牽牛。
誰知把鋤人,舊日東陵侯。
|
|
海康書事十首解釋: 詩詞:《海康書事十首》
白發坐鉤黨,南遷海瀕州。
灌園以餬口,身自雜蒼頭。
籬落秋暑中,碧花蔓牽牛。
誰知把鋤人,舊日東陵侯。
中文譯文:
白發坐著勾黨,南遷至海瀕州。
耕種園地為生活,自己身上承擔繁重勞苦。
在秋天和炎熱的夏天,籬笆下的葡萄藤牽引著牛。
誰知道這位持鋤耕作的人,曾是昔日的東陵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描述了一個老者的生活境遇和過去的身份。詩中的主人公白發坐著勾黨,這是指他年事已高,頭發已經變白。他曾經是東陵侯,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南遷到海邊的瀕州,過著艱苦的生活。
他以灌溉園地為生,自己親自承擔著勞作,頭上的蒼頭說明他的生活十分辛苦。詩中提到的籬笆下的葡萄藤是秋天和夏天的景象,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然界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田園詩意。
最后兩句"誰知把鋤人,舊日東陵侯"表達了主人公的遭遇和內心感嘆。他過去是東陵侯,擁有尊貴的身份,但現在他只是一位默默耕作的農夫,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的身份和功績。這種對過去榮耀的懷念和對現實境遇的無奈,營造了一種深情和憂傷的氛圍。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展現了主人公的艱辛生活和內心的感嘆。同時,詩人還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寧靜和田園的氛圍,使詩意更加豐富和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