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州水南庵二首 / 作者:秦觀 |
此身分付一蒲團,靜對蕭蕭玉數竿。
偶為老僧煎茗粥,自攜修綆汲清寬。
|
|
處州水南庵二首解釋: 詩詞:《處州水南庵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此身分付一蒲團,
靜對蕭蕭玉數竿。
偶為老僧煎茗粥,
自攜修綆汲清寬。
中文譯文:
我身體坐在一張蒲團上,
靜靜地對著幾根搖曳的玉竹。
偶爾為了老僧泡茶煮粥,
自己動手提水汲取清寬。
詩意:
《處州水南庵二首》是秦觀寫的兩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處州水南庵的生活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的清凈恬靜之心態和對修行生活的向往。作者在安靜的庵院中以簡樸的方式度過日子,專注于煎茶、煮粥和提水等日常瑣事,表現出一種平和寧靜的生活態度。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秦觀對僧侶生活的向往和對寧靜自然的追求。詩的開頭,作者以“此身分付一蒲團”形象地描繪了自己坐在蒲團上,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姿態。接著,“靜對蕭蕭玉數竿”一句以雅致的意象描述了庵院中搖曳的竹子,給人以寧靜幽雅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偶為老僧煎茗粥,自攜修綆汲清寬”則表現了作者過簡樸生活的態度。作者以“老僧”自稱,強調了自己與塵世的隔離和超越,用“煎茗粥”、“修綆汲清寬”等細節描寫,展示了作者在庵院中自給自足、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淡雅的意象和清新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超脫塵俗的追求。它呈現出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平靜的生活哲學,給人以心靈上的寧靜和超然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