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拍滿路花 / 作者:秦觀 |
露顆添花色。
月彩投窗隙。
春思如中酒,恨無力。
洞房咫尺,曾寄青鸞翼。
云散無蹤跡。
羅帳薰殘,夢回無處尋覓。
輕紅膩白。
步步熏蘭澤。
約腕金環重,宜裝飾。
未知安否,一向無消息。
不似尋常憶。
憶后教人,片時存濟不得。
|
|
促拍滿路花解釋: 詩詞:《促拍滿路花》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露顆添花色。
月彩投窗隙。
春思如中酒,
恨無力。
洞房咫尺,
曾寄青鸞翼。
云散無蹤跡。
羅帳薰殘,
夢回無處尋覓。
輕紅膩白。
步步熏蘭澤。
約腕金環重,
宜裝飾。
未知安否,
一向無消息。
不似尋常憶。
憶后教人,
片時存濟不得。
中文譯文:
露水珠點點,點綴花朵色彩。
月光穿過窗隙灑下。
春天的思念像是美酒,
卻無力消解這份愁緒。
洞房就在眼前,
曾經寄托過青鸞的翅膀。
如今云散無蹤跡。
羅帳被香熏得殘存,
夢境回歸無處尋覓。
淡淡的紅色和潤白色。
每一步都彌漫著蘭花的香氣。
約束著手腕的金環沉甸甸,
宜于裝點身姿。
對你的安危一無所知,
長久以來沒有消息傳來。
與尋常的回憶不同。
回憶之后,
只讓人瞬間得到片刻的安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秦觀對于離別和思念的復雜情感。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來展示離別后的憂愁和回憶的無奈。
首先,作者以露水點綴花朵的形象開篇,通過細膩的描繪增添了一種清新而美麗的氛圍。月光透過窗戶灑下,映照出思念的寂寞和無力。作者將春思比喻為美酒,暗示著思念之情如醇美的酒,然而卻無力化解內心的憂傷。
接下來,作者描述了洞房近在眼前,曾經寄托過青鸞的翅膀。這里象征著曾經的美好和幸福,然而現在卻如云散般消失無蹤。羅帳已被香熏得殘存,夢境回歸卻無處可尋,這些形象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離別后的孤寂和迷茫。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述紅色、白色和金環等物象,展現了對于美好回憶的渴望和裝飾的愿望。作者希望通過輕紅膩白的顏色和金環的重量來裝點自己,使自己更加美麗動人,以此來撫慰內心的痛苦和思念。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對方安危的擔憂和思念之情。作者長久以來沒有得到對方的消息,不知道對方的安危,這種不確定性增加了作者的憂慮和思念之情。與尋常的回憶不同,回憶之后只能讓人短暫地得到片刻的安慰這首詩詞《促拍滿路花》是宋代秦觀創作的作品。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意象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和思念的深刻感受。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露水點綴花朵的場景,以表現自然界的美麗和生機。隨后,描繪了月光透過窗隙灑入室內,給人以幽靜的感覺。作者將春天的思念比作美酒,但卻感到無力消解內心的憂愁。
接著,詩中出現了洞房咫尺的景象,暗示離別的痛苦就在眼前,曾經托付過青鸞的翅膀象征美好的回憶。然而,如今離別已成事實,美好的過去卻無跡可尋。作者描述了被香氣熏殘的羅帳和無法找尋的夢境,進一步強調了離別后的孤寂和無奈。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輕紅和潤白的色彩描繪了裝飾和美化自己的愿望。金環的重量象征著承載情感的壓力,宜于裝飾自己以表達內心的情感。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對方安危的擔心和思念之情。作者長久以來沒有得到消息,不知道對方的狀況,這種不確定性使作者倍感憂慮。與尋常的回憶不同,回憶之后只能給人短暫的安慰,無法真正滿足內心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表現了秦觀對離別和思念的復雜情感。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運用,以及情感的流露,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進而引發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