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王子開五首 / 作者:秦觀 |
已矣知無憾,賢愚共此途。
白駒馳白日,黃發(fā)掩黃壚。
和氏終歸趙,干將不葬吳。
拏痾如可強,猶擬尊生芻。
|
|
悼王子開五首解釋: 詩詞:《悼王子開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已矣知無憾,
賢愚共此途。
白駒馳白日,
黃發(fā)掩黃壚。
和氏終歸趙,
干將不葬吳。
拏痾如可強,
猶擬尊生芻。
中文譯文:
已經(jīng)了解了,知道沒有遺憾,
賢與愚共同走這條路。
白色的馬奔馳在白日之間,
黃發(fā)的人在黃土坡上埋葬。
和氏(指楚國的和氏璧)最終歸屬趙國,
干將(指干將莫邪劍)不會葬在吳國。
執(zhí)拗的病痛若能變得強大,
還愿意尊重生命中的瑣碎。
詩意和賞析:
《悼王子開五首》是秦觀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悼文。詩中表達了對逝去的王子開的哀悼之情,并通過對歷史典故的運用,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
詩的開篇,秦觀表達了自己對逝去的人生沒有遺憾的覺悟,認為無論賢者還是愚者,都要面對生命的終結(jié),這是無法避免的命運。
接下來,秦觀使用了白駒和黃發(fā)的意象,暗示了光陰的流逝。白駒是一匹奔馳的白色馬,象征著時光的流轉(zhuǎn)迅速,而黃發(fā)則暗指衰老和死亡,掩蓋于黃土之下。
詩的后半部分,秦觀通過歷史典故來表達對王子開的告慰之情。他提到和氏歸趙,指的是楚國的和氏璧最終被趙國所得,暗示著逝者的歸宿。而干將不葬吳則是指干將莫邪劍沒有被埋葬在吳國,也是在表達逝者的離去和離散。
最后兩句詩,秦觀以拏痾(病痛)和尊生芻(尊重生命中的瑣碎)作為結(jié)尾,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他認為,即使執(zhí)拗的病痛有時候能夠讓人變得堅強,但人們?nèi)匀粦?yīng)該尊重生命中那些微小而平凡的事物。
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典故的運用,表達了對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對生命的思考。逝者的歸宿和生命的短暫都成為詩人反思人生的觸發(fā)點,引導(dǎo)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