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上巳日遇華嚴寺) / 作者:秦觀 |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
鶯花著意催春事。
東風不管倦游人,一齊吹過城南寺。
沂水行歌,蘭亭修禊。
韶光曾見風流士。
而今臨水漫含情,暮云目斷空迢遞。
|
|
踏莎行(上巳日遇華嚴寺)解釋: 《踏莎行(上巳日遇華嚴寺)》是宋代秦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
鶯花著意催春事。
東風不管倦游人,
一齊吹過城南寺。
沂水行歌,蘭亭修禊。
韶光曾見風流士。
而今臨水漫含情,
暮云目斷空迢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上巳節(舊歷三月三日)遇到華嚴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賞析:
首先,詩的開頭“昨日清明,今朝上巳”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從清明到上巳,刻畫了春天的到來。接著,詩中提到“鶯花著意催春事”,鶯鳥的鳴叫催促著春天的到來,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
然后,詩中描述了東風不分晝夜地吹拂著城南寺中的游人,顯示了春風的溫暖和無情。這里的城南寺是具體的景點,也象征著一種寧靜和寂靜。作者使用了“一齊吹過”,形容東風輕柔地吹過整個寺廟,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沂水行歌和蘭亭修禊。沂水是指沂水河,蘭亭是指蘭亭修禊的地點。這里提到了歷史上的風流士人和文化盛景,作者通過回憶過去的時光,表達了對逝去歲月和風華的懷念之情。
最后,詩中以“而今臨水漫含情,暮云目斷空迢遞”作為結尾,表現了作者對眼前景色的感慨和思緒的流轉。詩人站在水邊,凝望著遠處的暮云,心中充滿了情感,但視線漸漸模糊,感覺空靈而遙遠。這里通過描寫視覺的模糊和遠離,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時光的無法挽回的感嘆。
整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來臨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文化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的深思。同時,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詩詞具有濃郁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