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池 / 作者:秦觀 |
泛泛池中鳧,上下與水俱。
不與水爭力,所以全其軀,遇物貴含垢,修身戒明污。
胡能若云月,浪自驚群愚。
|
|
南池解釋: 詩詞:《南池》
泛泛池中鳧,
上下與水俱。
不與水爭力,
所以全其軀。
遇物貴含垢,
修身戒明污。
胡能若云月,
浪自驚群愚。
中文譯文:
在南池里游蕩的野鴨,
上下與水一同漂浮。
它不與水爭斗力量,
所以能夠保持身體的完整。
遇到污濁的事物要慎重,
修身要謹防玷污。
誰能像云彩和月亮一樣高尚,
浪潮自然會使愚昧的人驚訝。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南池》是宋代文學家秦觀的作品。詩人以南池中的野鴨為象征,通過描述它與水相處的態度,表達了自己對人生中正確的處世態度和人格修養的思考。
詩中的野鴨并不與水爭斗力量,不與水相抗衡,反而與水融合一體,隨波逐流。這種態度告訴人們,在面對外界的困難和挑戰時,不要與其對抗,而是要順應自然的變化,保持柔韌的心態,從容應對。
詩人進一步指出,遇到世間污濁的事物時,要懂得含垢忍污,保持自身的純潔。這反映了秦觀對修身養性的要求,倡導人們不受外界誘惑的侵蝕,自覺地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純凈的心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們的期望。他希望人們能像云彩和月亮一樣高尚,胸懷坦蕩,超脫塵俗之外,不受瑣事干擾,獨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真理。而那些浮躁愚昧的人,將會被大浪所驚醒,意識到自己的愚昧,從而反思自己。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野鴨與水的關系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處世態度的深刻思考,同時也給人以啟示,引發人們對于個人修養和生活哲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