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前一日李觀察席上得風字 / 作者:秦觀 |
病軀寒食百無悰,偶到平陽舊第中。
池御信為三輔冠,杯盤真有五陵風。
美人賦韻分春色,上客揮毫奪化工。
白發漸於花柳薄,但憐流水碧相通。
|
|
清明前一日李觀察席上得風字解釋: 詩詞:《清明前一日李觀察席上得風字》
病軀寒食百無悰,
偶到平陽舊第中。
池御信為三輔冠,
杯盤真有五陵風。
美人賦韻分春色,
上客揮毫奪化工。
白發漸於花柳薄,
但憐流水碧相通。
中文譯文:
病體在寒食節前沒有絲毫憂愁,
偶然來到平陽舊宅中。
池水悠悠,仿佛是三輔地區的冠冕之水,
酒杯餐盤中真有五陵風的氛圍。
美麗的女子賦詩,分散了春天的色彩,
貴客揮毫奪取了畫工的技藝。
白發逐漸稀疏在花酒場所,
只是憐憫流水清澈相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創作的,描繪了一個病體在清明節前的情景。詩人病重而寒食節臨近,本應感到憂愁,但他卻偶然來到平陽舊宅中,感受到了一絲寧靜和安慰。
詩中提到的"池御信"指的是平陽舊宅中的池水,被詩人稱為三輔地區(指河南、河北、山西一帶)的冠冕之水,意味著它在景色上具有獨特的美麗和靈性。
"杯盤真有五陵風"表達了詩人在平陽舊宅中,感受到了與五陵(指南京附近的墓地)相似的氛圍,可能是指宴席上的氣氛和品味。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美麗的女子運用詩詞賦予了春天的色彩,上客則以揮毫奪取了畫工的技藝,顯示了文人雅士的才情和藝術追求。
最后兩句"白發漸於花柳薄,但憐流水碧相通"表達了詩人年華漸逝,白發愈發稀疏,但他依然憐憫流水的清澈和通達,暗示了對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短暫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病榻上的清明前一日的心境,通過對平陽舊宅的描寫和對美麗事物的體察,表達了對生命的短暫和自然之美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