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甕 / 作者:秦觀 |
搰搰抱甕人,汒呼治其內。
仲尼為所輕,子貢無以對。
舍器欲還樸,為量固已隘。
茍得渾沌真,寧羞事機械。
|
|
抱甕解釋: 詩詞:《抱甕》
作者:秦觀(宋代)
搰搰抱甕人,汒呼治其內。
仲尼為所輕,子貢無以對。
舍器欲還樸,為量固已隘。
茍得渾沌真,寧羞事機械。
中文譯文:
抱著甕的人,喃喃自語地整理其中的內容。
即使孔子看不起他,子貢也無話可說。
舍棄世俗的器物,希望回歸樸素,
但是限制已經很窄。
只要能夠獲得混沌的真諦,
寧愿不去羞恥地追求功利。
詩意和賞析:
《抱甕》是秦觀的一首宋代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純粹和真實的態度。詩中的抱甕人可以理解為一個隱士或者是追求道德和真實的人。他默默地整理著甕中的內容,代表著他在追求內心世界的凈化和升華。孔子輕視他,說明他的追求超越了世俗和功利的范疇,而子貢無話可說,則表示他無法與抱甕人對話,因為他沒有找到更好的回應。
詩中提到舍棄器物、回歸樸素,表達了抱甕人舍去物質和虛榮的追求,希望追求內心的平靜與真實。然而,即使選擇了樸素,卻發現限制已經很窄,這可能暗示了現實世界對于追求真實的人存在著諸多阻礙和約束。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抱甕人對于混沌的追求。混沌代表著最原始的狀態和真實,作者若能得到混沌的真諦,寧愿不去羞恥地追求功利的機械化事物。這里可以看出,秦觀強調了內心的自由和真實的追求,對于功名利祿的追逐持有批判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抱甕人的形象,表達了對真實、樸素和混沌的追求,以及對功利世界的批判。它呈現了秦觀追求內心自由與真實的思想情懷,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世俗功利的矛盾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