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陽書事 / 作者:秦觀 |
駱越風俗殊,有疾皆勿藥。
束帶趨祀房,用史巫紛若。
弦歌薦繭栗,奴士洽觴酌。
呻吟殊未央,更把雞骨灼。
|
|
雷陽書事解釋: 詩詞:《雷陽書事》
雷陽是指現今的廣東省陽江市,這首詩詞是秦觀在宋代寫的。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駱越風俗殊,
有疾皆勿藥。
束帶趨祀房,
用史巫紛若。
弦歌薦繭栗,
奴士洽觴酌。
呻吟殊未央,
更把雞骨灼。
中文譯文:
駱越地方的風俗迥異,
有疾病的人皆不服藥。
系好腰帶匆匆趕往祭祀之地,
使用歷史和巫術的人們絡繹不絕。
弦樂和歌聲伴隨著繭和栗子的進獻,
奴仆和士人齊聚宴飲。
呻吟聲此刻還未停止,
更有人將雞骨燒成灰燼。
詩意和賞析:
《雷陽書事》描繪了宋代駱越地方(現今的廣東陽江)的風俗和習慣。詩中提到了一些當地的特色和儀式。
首先,詩中提到了當地人對疾病的特殊觀念,認為疾病不應該用藥物治療,而是采取其他方式。這反映了當時民間對疾病的不同認識和治療方式的多樣性。
其次,詩中描繪了人們趕往祭祀場所的景象。他們急忙束起腰帶,紛紛前往祭祀的地方。而這些祭祀活動則涉及到歷史和巫術,顯示了當地文化中祭祀儀式的重要性和多樣性。
接著,詩中描述了在這樣的場合中,弦樂和歌聲不絕于耳。人們獻上繭和栗子,享受著宴飲。這里展現了當時的社交場景和人們的歡樂氛圍。
最后,詩中提到了呻吟聲仍在持續,有人將雞骨燒成灰燼。這里可能暗示著一種寓意,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人世間的變幻無常。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駱越地方的風俗和儀式,展示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秦觀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那個時代和地方,讓人們感受到了當時的風土人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