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魚 / 作者:秦觀 |
佛宮琢琳瑯,懸魚警群聰。
緩扣集方袍,急拊趨百工。
雖無筍虛器,自協徵與宮。
犁然當人心,邈有炎氏風。
山泉自疏數,佩玉相玲瓏。
朝昏間鍾鼓,清響傳無窮。
惟有寶陀山,於音獲圓通。
一聞如得解,石鞏亦投弓。
|
|
石魚解釋: 詩詞:《石魚》
佛宮琢琳瑯,
懸魚警群聰。
緩扣集方袍,
急拊趨百工。
雖無筍虛器,
自協徵與宮。
犁然當人心,
邈有炎氏風。
山泉自疏數,
佩玉相玲瓏。
朝昏間鍾鼓,
清響傳無窮。
惟有寶陀山,
於音獲圓通。
一聞如得解,
石鞏亦投弓。
中文譯文:
佛宮琢琳瑯,
懸掛的石魚警醒了眾人。
緩慢地扣響集方袍,
急促地拊打著快走的百工。
雖然沒有實質的筍與虛器,
卻自然地協調了徵調與宮調。
如同犁耕之聲直擊人心,
遠遠地傳來炎帝的樂曲風格。
山泉自然地奏出節奏,
佩玉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
在朝與暮的時間之間,鐘鼓聲不絕于耳,
清脆的聲響傳遍無窮無盡。
唯有寶陀山,
通過音樂獲得了圓滿的解脫。
一旦聽到這首曲子,就像獲得了解脫,
石鞏(指琴石)也會放下弓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佛宮內的景象,以及其中所奏的音樂。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音樂元素的運用,展示了音樂的神奇力量和其對人心的影響。
詩中的"石魚"象征著在佛宮中所奏的音樂,它們懸掛在空中,警醒著眾人的心靈。詩人以緩慢的扣響和急促的拊打來描繪音樂的節奏與速度變化,表達了音樂的生動與活躍。通過音樂的奏響,人們仿佛能夠感受到炎帝時代的風采和魅力。
詩中的山泉和佩玉都代表著音樂的元素,山泉奏出的節奏,佩玉碰撞的聲音,都使整個場景充滿了動感和美感。而朝昏之間鐘鼓的響聲,更是讓人感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和持久影響。
最后,詩人提到了寶陀山,表示只有通過音樂,才能達到內心的解脫和圓滿。一旦聽到這首曲子,就像獲得了解脫,就像琴石也會放下弓弦,不再需要通過弓弦來奏出美妙的音樂。
整首詩通過描繪音樂的方式,表達了音樂的美妙和其對人心靈的影響。詩人秦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運用音樂元素,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音樂和和諧的場景,讓人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