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酬陳傳道 / 作者:秦觀 |
白發三冬學,青衫八尺身。
誰知人上杰,聊作吏中循。
揮翰通元氣,開編友古人。
寄聲張氏子,曲逆豈長貧。
|
|
次韻酬陳傳道解釋: 詩詞:《次韻酬陳傳道》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白發三冬學,青衫八尺身。
誰知人上杰,聊作吏中循。
揮翰通元氣,開編友古人。
寄聲張氏子,曲逆豈長貧。
中文譯文:
白發三冬學,青衫八尺身。
我已經學習了三個冬天,衣著依然是青衣八尺的身材。
誰知人上杰,聊作吏中循。
誰能知曉我有卓越的才能,只能在官場中默默奉獻。
揮翰通元氣,開編友古人。
揮舞毛筆能夠傳達古人的精神,創作開啟了與友人的交往。
寄聲張氏子,曲逆豈長貧。
致以問候,向張氏子弟寄去音信,雖然境遇曲折,但豈能持久貧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的《次韻酬陳傳道》。詩中表達了作者自謙的心態和對友人的問候。詩人自稱已經學習了很長時間,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著朝氣和精神,身材依然挺拔。他認為自己有一定的才能和品德,雖然在官場中只能默默地履行職責。他的筆觸能夠傳達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因此與友人一起開展了創作和交往。最后,他向張氏子弟寄去問候,表示雖然經歷曲折,但并不會持久地陷入貧困之中。
這首詩流露出作者對自身經歷和才能的淡泊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關懷。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己的年紀和外貌與內心的朝氣形成鮮明的對照。作者通過揮毫泄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同時也展示了自己與友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最后,他寄語張氏子弟,表達了對他們境遇的關心和祝愿。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意境和情感,展示了他內心深處的堅韌和樂觀。這首詩通過對個人經歷和人際關系的描寫,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與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