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笑令(②樂昌公主) / 作者:秦觀 |
詩曰:金陵往昔帝王州。
樂昌主第最風流。
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國愁。
越公萬騎鳴簫鼓。
劍擁玉人天上去。
空攜破鏡望江塵,千古江楓籠輦路。
輦路。
江楓古。
樓上吹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塵污。
往日繁華何處。
舊歡新愛誰是主。
啼笑兩難分付。
|
|
詞笑令(②樂昌公主)解釋: 詞笑令(②樂昌公主)
金陵往昔帝王州,
樂昌主第最風流。
一朝隋兵到江上,
共抱凄凄去國愁。
越公萬騎鳴簫鼓,
劍擁玉人天上去。
空攜破鏡望江塵,
千古江楓籠輦路。
輦路。江楓古。
樓上吹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塵污,
往日繁華何處。
舊歡新愛誰是主。
啼笑兩難分付。
中文譯文:
金陵,昔日的帝王之都,
樂昌公主的府邸最為風流。
有一天,隋軍來到江邊,
共同承擔著傷心的離國之憂。
越公帶領萬騎鳴簫鼓,
劍佩環繞,護送玉人飛上天。
空中望著破碎的鏡子和江邊的塵土,
千古以來,江楓樹籠罩著行進的車輦。
車輦所經之路,江楓古老,
樓上的吹簫之人在何方?
菱花和半個玉璧被塵埃所玷污,
昔日的繁華在何處?
舊時的歡樂與新的愛情,誰才是主宰?
哭泣和笑聲兩者難以分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古代金陵(即現在的南京)的一段歷史。詩人秦觀以金陵作為背景,以樂昌公主為主題,展現了樂昌公主的艷麗風姿、悲傷的離國情感以及時光流轉中的變遷和無常。
詩的開篇,金陵被稱作往昔的帝王之州,顯示出這座城市曾經的輝煌和榮耀。樂昌公主的府邸是最風流的地方,暗示著樂昌公主的美麗和受人寵愛。然而,隨著隋軍的入侵,樂昌公主不得不離開故土,與其他人一同承擔著痛苦的離國之愁。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越公,他帶領著萬騎鳴簫鼓,劍佩環繞,護送樂昌公主飛上天。這里的越公可能指的是樂昌公主的親人或者保護者,他們共同決定了樂昌公主的命運。樂昌公主凝望著破碎的鏡子和江邊的塵土,表達了對故土和往昔的眷戀和思念之情。江楓樹作為意象,象征著時間流轉和歲月的變遷,它籠罩著車輦的路途,昭示著歷史的長河和人事的無常。
在詩的結尾部分,詩人提問樓上吹簫之人的所在,暗示著樂昌公主的命運未卜。菱花和玉璧被塵埃所玷污,象征著昔日的繁華已經消逝,過去的歡樂和新的愛情難以并存,誰將成為主宰是未知的。最后的兩句“啼笑兩難分付”,表達了詩人對于樂昌公主命運的無奈和矛盾心情,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抉擇的困境。
這首詩以描繪樂昌公主的命運和金陵的歷史為主線,通過對于離國之愁、江楓樹和破碎的鏡子的描繪,展現了歲月更迭、光陰荏苒的主題。詩人運用意象的手法,將個人的悲傷和離愁與歷史的變遷相結合,表達了對于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于未知未來的猶豫和迷茫。整首詩抒發了對于人生無常和命運轉變的思考,以及對于個體在歷史中的微弱和渺小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