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詠柳) / 作者:秦觀 |
纖腰裊裊,東風里、逞盡娉婷態度。
應是青皇偏著意,盡把韶華付與。
月榭花臺,珠簾畫檻,幾處堆金縷。
不勝風韻,陌頭又過朝雨。
聞說灞水橋邊,年年春暮,滿地飄香絮。
掩映夕陽千萬樹,不道離情正苦。
上苑風和,瑣窗晝靜,調弄嬌鶯語。
傷春人瘦,倚闌半餉延佇。
|
|
念奴嬌(詠柳)解釋: 《念奴嬌(詠柳)》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美麗而婉約的女子,在輕盈的身姿中展現出她的嬌媚。整首詩描繪了她與春天的關系,以及她在離別中感受到的苦澀之情。
詩中的纖腰裊裊、娉婷態度以及韶華的描繪,表現了女子的婀娜多姿和美麗動人。她的出現仿佛引起了青皇(即春天)的關注和寵愛,將春光與芳華完全交付給了她。月榭花臺、珠簾畫檻、堆金縷等描寫了她所在的環境,充滿了奢華和精致的氣息。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離別的憂傷,因為在灞水橋邊,每年的春暮時節,滿地飄舞的柳絮傳達出離別的悲涼之情。
詩人通過描繪女子的美麗和環境的細膩來表達了春天的魅力和離別的痛苦。上苑的風和、瑣窗的晝靜、嬌鶯的鳴語,展現了一個寧靜而溫馨的春日景象。然而,詩末的傷春人瘦、倚闌半餉延佇,暗示了詩人因離別而悲傷和苦悶的心境。
整首詩以細膩、婉約的筆觸描繪了女子的美麗和春天的景色,同時融入了離別的主題,使詩意更加深遠。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離別的痛苦的體驗,以及對春天短暫而珍貴的感慨。這首詩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雋永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和情感的春日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