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五之三) / 作者:秦觀 |
霜縞同心翠黛連。
紅綃四角綴金錢。
惱人香爇是龍涎。
枕上忽收疑是夢,燈前重看不成眠。
又還一段惡因緣。
|
|
浣溪沙(五之三)解釋: 詩詞:《浣溪沙(五之三)》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霜縞同心翠黛連,
紅綃四角綴金錢。
惱人香爇是龍涎,
枕上忽收疑是夢,
燈前重看不成眠。
又還一段惡因緣。
中文譯文:
白霜覆蓋的綢緞,象征著我們心意相通,翠黛相連。
紅綾布上綴滿了金錢。
讓人煩惱的香氣像是龍涎一樣燃燒。
躺在枕頭上,突然間覺得一切都是夢幻,眼前的燈光下,重復地看卻無法入眠。
又回到了一段不好的因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描述了一段糾結、煩惱的心情。整首詩使用了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眠的夜晚。
首先,詩中提到的"霜縞"和"翠黛",以及"紅綃"和"金錢",都是貴重的綢緞和服飾的象征,意味著兩個人的心意相通,彼此相連。然而,作者接著提到了"惱人香爇是龍涎",將美好的情感與煩惱的香氣相聯系,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糾結和苦惱。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作者躺在床上的情景,忽然間產生了對一切的懷疑,覺得一切都可能只是一場夢境。在燈光的映照下,作者重復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卻無法入眠,顯露出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最后兩句"又還一段惡因緣",暗示了作者的困惑和痛苦,似乎陷入了一段不好的遭遇或情感糾葛。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意象,表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通過對美好與煩惱、夢幻與現實之間的交織和對比,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這是一首富有詩意和意境的宋代詩詞,展示了秦觀獨特的才華和對情感的敏感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