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酬徐仲車見寄 / 作者:秦觀 |
渭清非勝涇,蘭芳本無慕。
我生季葉中,乃與古人遇。
職當供灑掃,匏系愧遲暮。
來章感存沒,三讀淚如注。
|
|
次韻酬徐仲車見寄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秦觀創作的《次韻酬徐仲車見寄》。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渭清非勝涇,
蘭芳本無慕。
我生季葉中,
乃與古人遇。
職當供灑掃,
匏系愧遲暮。
來章感存沒,
三讀淚如注。
譯文:
渭河的清澈并不勝過涇河,
蘭花的芳香本無需追求。
我生活在這個季節之中,
竟然與古人有了相遇。
我應該奉獻自己的職責,盡心掃灑,
但我心中有所愧疚,因為年華已晚。
這篇詩章使我感受到存亡的無常,
讀了三次,淚水如注。
詩意和賞析:
《次韻酬徐仲車見寄》是秦觀對友人徐仲車來信的回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命的感慨和自省。
詩的前兩句通過將渭河和涇河進行對比,表達了一種淡然的心態。渭河清澈,但并不比涇河更勝一籌,蘭花本身沒有追求,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與古人相遇的驚喜和感慨。作者感嘆自己能夠生活在這個季節,有機會與古人有所交流與共鳴,感受到了歷史的延續和共通之處。
在下半部分的兩句中,秦觀將自己的職責與晚年的擔憂相結合。他自稱應該盡心掃灑,奉獻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但他也感到自己的匏(音páo)已經系在晚年的船上,因為時光已經不多了,他對自己的拖延和遲暮感到愧疚。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的思考和感慨。他認為這篇詩章的來臨使他意識到存亡的無常,讀了三次后,他的眼淚如注,表達了他對生命短暫和歲月流逝的感傷和哀嘆。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命的反思和對時光的感悟。他超越了個人的境遇,思考了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展現了一種深邃而內省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