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子瞻賦游惠山三首 / 作者:秦觀 |
樓觀相復重,邈然閟深樾。
九龍吐清泠,虢虢曾未絕。
罌缶馳千里,真珠猶不滅。
況復從茶僊,茲焉試葵月。
岸巾塵想消,散策佳興發。
何以慰遨嬉,操觚繼前轍。
|
|
同子瞻賦游惠山三首解釋: 詩詞:《同子瞻賦游惠山三首》
樓觀相復重,邈然閟深樾。
九龍吐清泠,虢虢曾未絕。
罌缶馳千里,真珠猶不滅。
況復從茶僊,茲焉試葵月。
岸巾塵想消,散策佳興發。
何以慰遨嬉,操觚繼前轍。
中文譯文:
樓閣重疊相連,遙遠而幽深的樹林。
九條河龍吐出清涼的泉水,流淌不息。
華彩之地一度未曾中斷。
玉罌缶馳騁千里,珍珠仍然不熄滅。
何況跟隨茶仙,此地嘗試沏制茶葉如同葵花盛開的月光。
岸邊的塵土似乎想要消散,我們放松身心,心情愉快地展開行走。
如何能夠慰藉我們的游玩,拿起酒杯繼續前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創作的,描述了作者與同伴子瞻游歷惠山的情景。詩中以游覽惠山的景物為背景,通過精確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以及對享受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
首先,詩中的樓閣、樹林、清泉等景物形象生動,通過樓觀相復和邈然閟深樾的描繪,給人以層次錯落、幽靜深遠之感。九龍吐清泠暗示著水源豐富,虢虢曾未絕則表達了這片土地流傳下來的美好傳統。罌缶馳千里、真珠猶不滅,形容了珍貴的物品和它們的價值所在。
其次,詩中提到了茶僊,表達了作者對茶文化的熱愛和向往。茶仙與葵月的結合,暗示了茶文化的美好與獨特。茶葉的沏制就像是葵花盛開的月光,給人以美好的聯想。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與同伴暢游惠山的愉悅心情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岸巾塵想消,意味著塵世的煩惱將會隨著離開而遠離。散策佳興發,體現了作者在惠山的漫步中心情舒暢、興致高昂。何以慰遨嬉,操觚繼前轍,表達了作者對游玩的慰藉和對未來的期待。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其優美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表達,展示了秦觀對惠山景色和自由閑適生活的熱愛,通過詩詞傳遞了一種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的心境,給人以舒適愉悅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