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夏侯太沖秀才 / 作者:秦觀 |
儒官飽閑散,室若僧坊靜。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時得名酒,亭午猶中圣。
醒來復(fù)何事,弄筆賦秋興。
焉知懶是真,但覺貧非病。
茫茫流水意,會有知意聽。
鐘鼎與山林,人生各天性。
|
|
次韻夏侯太沖秀才解釋: 詩詞:《次韻夏侯太沖秀才》
作者:秦觀
朝代:宋代
中文譯文:
儒官飽閑散,
室若僧坊靜。
北窗腹便便,
支枕看斗柄。
或時得名酒,
亭午猶中圣。
醒來復(fù)何事,
弄筆賦秋興。
焉知懶是真,
但覺貧非病。
茫茫流水意,
會有知意聽。
鐘鼎與山林,
人生各天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秦觀的一種閑適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詩開始描繪了一個儒官在寬敞而寧靜的居所中,他在北窗前,肚子飽飽地斜靠在枕頭上,看著斗杓(古代測量時間的器具)。有時他得到美酒,就像享受著皇帝的待遇。當(dāng)他醒來時,他又會拿起筆,寫下對秋天的贊美和自己的情感。
詩中表現(xiàn)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態(tài),作者把自己比作儒官,過著悠閑的生活,即使貧窮,也并不感到病態(tài)。茫茫流水中蘊含著深邃的意境,只有懂得欣賞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意味。鐘鼎與山林象征著不同的天性,人們在生活中各有不同的追求和境遇。
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狀態(tài)和內(nèi)心感受,表達(dá)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展示了宋代士人的一種生活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