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羅正之兩浙提刑 / 作者:秦觀 |
豈為鱸魚憶故丘,東南昏墊賴良謀。
一封暮別云間閣,三組秋歸海上州。
子政暫為都水使,千秋終作富民侯。
贈君一語君應笑,競注江河本不流。
|
|
送羅正之兩浙提刑解釋: 詩詞:《送羅正之兩浙提刑》
豈為鱸魚憶故丘,
東南昏墊賴良謀。
一封暮別云間閣,
三組秋歸海上州。
子政暫為都水使,
千秋終作富民侯。
贈君一語君應笑,
競注江河本不流。
中文譯文:
怎么能指望鱸魚憶起它曾經居住的故土,
東南方的昏暗之地,都是歸功于明智的籌謀。
在離別的晚上,寫了一封信,放在云間閣,
三次秋天過去了,他歸還了海上的州縣。
羅正之暫時擔任著都水使的職務,
經過千秋歲月,最終成為了富民侯爵。
送給你一句話,你應該會笑出聲,
注定江河本就不會停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寫的《送羅正之兩浙提刑》,通過描繪羅正之的官職變遷和離別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以豈為鱸魚憶故丘的問句引出,意味著人們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根源,不應忘記曾經的起點。接著描述了羅正之出任提刑官的良謀和辛勤努力,使得東南地區的治理得以改善。
詩的下半部分則描述了離別的情景,作者為羅正之寫了一封信,寄托了對友人的深情和祝福。通過“一封暮別云間閣,三組秋歸海上州”這兩句,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兩句“子政暫為都水使,千秋終作富民侯。贈君一語君應笑,競注江河本不流?!苯沂玖肆_正之的官位晉升和成就。他雖然暫時擔任都水使,但在千秋歲月中,最終成為了富民侯爵。最后一句“競注江河本不流”,表達了對羅正之的贊賞,認為他具有奮發向前、不畏艱難的精神,注定會有所成就。
整首詩通過描繪人生的起伏和離別的情感,表達了對友人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奮斗精神的崇敬。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示了秦觀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