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最全的欧美大片,日本hiphop大师yokoi,巜人妻私密按摩师3


查辭海

 部首檢索 拼音檢索 近義詞 反義詞 語造 辭海百科
李東陽詩詞作品集:
柯敬仲墨竹 九日渡江 游岳麓寺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長沙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茶陵竹枝歌(十首) 漫興(四首) 漫興(四首) 漫興(四首) 漫興(四首) 春園雜詩(四首) 春園雜詩(四首) 春園雜詩(四首) 春園雜詩(四首) 黃鶯 題趙仲穆挾彈圖 玉簪花 西湖曲(五首) 西湖曲(五首) 西湖曲(五首) 西湖曲(五首) 西湖曲(五首) 蘇臺曲(五首) 蘇臺曲(五首) 蘇臺曲(五首) 蘇臺曲(五首) 蘇臺曲(五首) 章恭毅公挽詩 再哭青溪 東山先生有兩廣之命奉寄 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二首) 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二首) 送蔣宗誼推官之金華 送唐都憲出鎮(zhèn)薊州諸關(guān) 送范秋官以貞謫鳳翔判得真字(吏部擬謫廣南 送李提學(xué)若虛侯僉憲公矩 寄莊孔旸(二首) 寄莊孔旸(二首) 寄莊定山 聞孔氏女至 次王古直哭兆先韻柬方石(二首) 次王古直哭兆先韻柬方石(二首) 泛南池有懷南溪圣公 與趙夢麟諸人游甘露寺 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 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 病中言懷(四首) 病中言懷(四首) 病中言懷(四首) 病中言懷(四首) 春興(八首) 春興(八首) 春興(八首) 春興(八首) 春興(八首) 春興(八首) 春興(八首) 春興(八首)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xué)士先生韻(四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xué)士先生韻(四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xué)士先生韻(四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xué)士先生韻(四 西山(三首) 西山(三首) 西山(三首)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卜居一首東南屏 幽懷(四首) 幽懷(四首) 幽懷(四首) 幽懷(四首) 風(fēng)雨種竹(以下次陳錦衣廷用韻) 體齋西軒觀玉簪花偶作 梅澗 東郊時雨 厓山大忠祠(二首) 厓山大忠祠(二首) 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時和者頗眾 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時和者頗眾 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時和者頗眾 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時和者頗眾 得匏菴觀造雨絪詩輒次韻 次韻寄題鏡川先生后樂園(二首) 次韻寄題鏡川先生后樂園(二首) 次韻賀彭閣老先生(二首) 次韻賀彭閣老先生(二首) 雪后飲胡彥超冬官歸疊席上韻 予素不善飲文明詩來有西涯爛醉欲人扶之句且 與顧天錫夜話和留別韻(時天錫謫永州府同知 黃土道中李員外同年留宿 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 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 大行皇帝挽歌辭(二首) 大行皇帝挽歌辭(二首) 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重謁孝陵有述 文敬攜疊韻詩見過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 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有序) 風(fēng)雨嘆(吳江舟中作) 題畫(二首) 題畫(二首) 早朝遇雨道中即事 擬古出塞(五首) 擬古出塞(五首) 擬古出塞(五首) 擬古出塞(五首) 擬古出塞(五首) 養(yǎng)兒行 青巖山 晉州急 晉之東 南風(fēng)嘆 潁水濁 楊武選挽詩 哭商裛衡侍講 少保商先生壽七十 送儲靜夫主事之南京吏部兼寄夏廷章 再經(jīng)西涯 九日盆菊盛開將出郭有作 糝徑楊花 柳岸垂綸 夜窗聽雨 題敷五菊屏 團(tuán)墩秋月 橫塘春水 金臺夕照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太液晴波 瓊島春云 聞狼山捷 用韻答邵國賢 用韻答邃庵 代石留別用前韻 寄應(yīng)寧提學(xué)用留別韻 謝于喬送楊梅干無詩用前韻奉索 佩之惠筍干自稱玉版老師謂原博冬筍為吳山少 謝原博惠筍疊前韻 佩之饋石首魚有詩次韻奉謝 次夏提學(xué)韻 次韻答愧齋先生 邵東曹墮馬傷足次武昌韻 和王世賞韻 次韻體齋病起見寄 游白秉德西園次韻 飲士常新居和席上聯(lián)句韻 和韻寄答陳汝礪掌教 和若虛郎中贈行韻 次韻答邵戶部文敬 九峰書屋和曹時和韻 答奚元啟次韻 齋和居世賞編修韻 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 分獻(xiàn)次青溪太宰韻(時青溪分得星辰二,是日 院中即事 賜藕 十九日恩榮宴席上作 十八日聽傳臚有作 郊祀喜晴有述 元日早朝 元日早朝 立春日車駕詣南郊 南京謁孝陵有述 讀柳拱之員外嚴(yán)宗哲主事楊應(yīng)寧舍人倡和長句 若虛詩來欲平馬訟五疊韻答若虛并柬文敬佩之 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長江行 畫鷹 學(xué)士柏 題夏仲昭墨竹橫卷蓋陳緝熙先生故物也 左闕雪后行古柏下有作 悼竹 畫禽 題陸寬瘦竹卷 題魯京尹所藏雙鷹圖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題畫鷹送羅緝熙南歸 劉尚質(zhì)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 彭學(xué)士先生所藏劉進(jìn)畫魚 鱖魚圖為掌教謝先生作 題朱儀中雨圖 荷鷺圖為薛御史作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蔣御醫(yī)黃頭月桂圖 題邵容城所藏幽松圖 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jìn)畫魚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捕魚圖歌 平陰武愍王挽詩 藤蓑次陳公甫韻 夜過邵伯湖 花將軍歌 尊經(jīng)閣 劉平妻 趙承旨 冬青行 木綿庵 戚里婿 金大將 濟(jì)陽怨 千金贈 兩太師 兀術(shù)走 奇才嘆 夾攻誤 安石工 昆侖戰(zhàn) 金陵問 急流退 鎖繼恩 鄭歇后 永貞嘆 侍中走 問中使 司農(nóng)笏 河陽戰(zhàn) 睢陽嘆 馬嵬曲 腹中劍 卿勿言 韓休知 機上肉 亡賴賊 譽樹行 太白行 奸老革 長江險 吳老公 和士開 歸母怨 涼風(fēng)臺 高涼洗 燕巢林 五斗粟 氐帶箭 聞雞行 東門嘯 漢壽侯 縛虎行 斷弦曲 弄潮怨 嚴(yán)陵山 兩虎斗 美新嘆 四知嘆 尚方劍 九折阪 馮婕妤 問喘詞 牧羝曲 文成死 宜陽引 殿上戲 臣不如 淮陰嘆 新豐行 易水行 邯鄲賈 樹中餓 昌國君 國士行 卜相篇 漸臺水 掛劍曲 屠兵來 綿山怨 擬古樂府 申生怨 讀漢史 哭青溪倪太宰先生 聞劉東山司馬致仕之命是日得謝方石祭酒到家 重經(jīng)西涯 重經(jīng)西涯 河燈 南囿秋風(fēng) 雪后早朝 夜過仲家淺閘 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 王世賞席上題林良鷹熊圖 三字獄 城下盟 王凝妻 五丈原 明妃怨 數(shù)奇嘆 自笑 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 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 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 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 石鼓歌 薊門煙樹 詠黃山寄程太守式之 四禽圖 四禽圖 四禽圖 四禽圖 四禽圖 四禽圖 四禽圖 四禽圖 題畫 缺題 缺題 缺題 缺題 缺題 缺題 缺題 缺題 缺題 缺題
最新收錄:

暫未開通

李東陽
李東陽簡介

全 名 李東陽

李東陽李東陽簡介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xué)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jìn)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xué)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直內(nèi)閣,預(yù)機務(wù)。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jié)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李東陽李東陽的人物軼事


  (一)

  李東陽四歲時被舉薦為神童.父親帶他進(jìn)宮朝見皇帝,因人小腳短,跨不過門檻?;实?nbsp;見此情景,便脫口出了上聯(lián):“神童腳短?!睎|陽應(yīng)聲對下聯(lián):“天子門高”?;实鄹吲d地將他抱坐膝蓋上,見其父親還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聯(lián):“子坐父立,禮乎?”李東陽答道:“嫂溺叔援,權(quán)也?!?/p>

  (二)

  李東陽和程敏政同時作為神童,被皇帝召見入宮殿?;实壅诔泽π?,便以此出上聯(lián):“螃蟹渾身甲胄?!背堂粽?yīng)聲對道:“鳳凰遍體文章。”李東陽從容答道:“蜘蛛滿腹經(jīng)綸。”皇帝說:“這個孩子將來會當(dāng)宰相。”殿試后第三天,李東陽中了第三名神童。

  (三)

  李東陽被舉薦為神童后,不少文人墨客找他題詩作對,試試他的才華是否名副其實。有位老翰林將他的名字嵌入聯(lián)語,要他用“兩兼格”續(xù)對:“李東陽氣暖。”東陽對道:“柳下惠風(fēng)和?!崩虾擦煮@嘆不已。

  (四)

  正德年間(1506~1521),內(nèi)閣劉健、謝遷二公遭貶離京,只留下李東陽一人。當(dāng)時劉瑾把持朝政,李東陽獨木難支,無力回天。有人畫了一幅丑老嫗騎牛吹笛的諷刺畫,在畫中老嫗額上題“此李西涯(李的號)相業(yè)”,以此嘲諷李東陽。有人向他報告此事,可他不動聲色,自題絕句一首:“楊妃身死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爭似阿婆騎牛背,春風(fēng)一曲太平歌。”在后來推翻劉瑾的斗爭中,李起了關(guān)鍵性作用。

  (五)

  李東陽與彭澤(字民生望,攸縣人)交往甚密,常有唱酬。彭對李詩不太贊賞。后來,彭澤官場失意,離京回鄉(xiāng)。李東陽贈詩一首:“斫地哀歌興未闌,歸來長鋏尚須彈。秋風(fēng)布褐衣猶短,夜雨江湖夢亦寒。木葉下時驚歲晚,人情閱盡見交難。長安旅食淹留地,慚愧先生苜蓿盤?!迸碜x到開頭四句便深為感動,讀完全詩,潸然淚下。反復(fù)吟誦數(shù)十遍,愛不釋手,對兒子說;“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西涯的詩寫得這樣好,意境如此深遠(yuǎn)。我恨不能與他重相見,把酒論詩文!”

  (六)

  李東陽之女,嫁于山東曲阜孔聞韶。未嫁之前,其女以孔家園林狹小,花木稀少為詞,稍有責(zé)難??准覟榇舜笈d土木,擴(kuò)充屋宇,修葺亭臺樓閣??茁勆啬丝鬃恿缹O,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襲封衍圣公,“班超一品之階”。同年孔府花園竣工,東陽之女亦于當(dāng)年出嫁,封為一品夫人。可謂三喜臨門。襲封后,東陽代衍圣公作謝恩表,并代作大門聯(lián)。聯(lián)云:“與國戚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偕天不老,文章禮樂圣人家。”此時東陽已是暮年,遣詞造句,頌揚得體,憂國憂民,一片忠心。


李東陽李東陽的生平


  明英宗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六月初九李東陽出生于北京西涯村,父親李淳是個飽學(xué)之士,以教私塾為生,  因家貧,甚至還當(dāng)過擺渡的船工。幼年就顯現(xiàn)出非凡的才華。李東陽4歲時隨父親在北京時就會寫直徑一尺的大字,被京城中人視為神童。順天府官員把李東陽推薦給景帝,李東陽當(dāng)著景帝寫下“龍、鳳、龜、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興,賜給李東陽珍奇水果和金銀元寶。之后,并兩次召見準(zhǔn)予李東陽進(jìn)順天府學(xué)讀書。

  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年),李東陽十八歲即中進(jìn)士(跨級直接考),殿試二甲第一,選庶吉士,不久授編修,參與修撰《英宗實錄》。憲宗成化三年(1467年)書成,升從六品俸。后遷侍講,旋入經(jīng)筵侍班。十六年,為應(yīng)天鄉(xiāng)試考官。二十年,再遷侍講學(xué)士,輔太子誦習(xí)。二十二年丁父憂。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補原官加左庶子,預(yù)修《憲宗實錄》。書成,升太常寺少卿。

  弘治五年大旱,孝宗敕群臣言天災(zāi)事,東陽條摘有關(guān)《孟子》,以天災(zāi)與時政闕失相聯(lián),天降災(zāi)福與人事有關(guān),望皇帝勤習(xí)經(jīng)文,以誠意動天意。而其他“凡事關(guān)祈禱,悉加屏絕?!笔枭?,孝宗稱賞。遷禮部右侍郎,入內(nèi)閣專典誥敕事。八年,以本官入文淵閣參預(yù)機務(wù)。十一年,加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十六年,纂修《大明會典》成,進(jìn)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謹(jǐn)身殿大學(xué)士。時內(nèi)閣大學(xué)士劉健、謝遷頗有剛直之名,劉健善斷,謝善持論,而東陽性溫而多智謀。一時有“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侃”之贊。孝宗對三大臣意見頗多采納,并常召入宮中議事,“呼先生而不名。”十七年,重修闕里孔廟工竣,東陽奉詔往祭。及歸,上《通達(dá)下情題本》,直陳時局艱難,不報。

  武宗即位,大肆擴(kuò)充皇莊,別構(gòu)宮苑,假借巡視搜括民財,劫掠婦女。天下怨聲載道,人民苦痛。又寵用宦官,任意緝拿民眾,誣辱朝臣 。正德元年(1506年),東陽等上疏極陳“嬉游廢政”之弊;又上疏論“時政四弊”,皆不報,乞休;武宗不允,而朝政無所改。十月,朝官紛請誅宦官劉瑾等,武宗與內(nèi)閣議時,劉健、謝遷持論激烈,至于推案哭罵,遂為武宗所惡。劉、謝上疏乞休,惟東陽仍留內(nèi)閣。劉、謝即免,內(nèi)閣引進(jìn)王鏊、焦芳,迭加?xùn)|陽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二年,《歷代通鑒纂要》成,以書中一、二頁裝潢顛倒錯亂,字體亦微小差訛,劉瑾、焦芳等人構(gòu)東陽罪,武宗有旨不問,得免禍。

  五年秋,劉瑾被誅,東陽薦劉忠、梁儲入閣。而武宗嬉樂如舊,宦官張永、谷大用等仍受重用。內(nèi)閣奏議徒為虛文,政治腐敗日甚一日。東陽于正德七年辭官。深居簡出,以詩酒自娛。十一年(1516)病卒,年69。

  李東陽以臺閣大臣主持文壇數(shù)十年,其為詩文典雅工麗,為首形成“茶陵詩派”。兼善書法,于篆隸造詣尤高。大家贊道李東陽“長沙公大草,中古絕技也!玲瓏飛動,不可按抑,而純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無怒張蹈厲之癌,蓋天資清澈,全不帶渣滓以出。”所著有《懷麓堂集》100卷、《懷麓堂詩話》1卷,又有《燕對錄》、《東祀錄》等(據(jù)《四庫總目》)?!睹魇贰酚袀鳌?/p>


李東陽李東陽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李東陽論詩聲、色并重,他認(rèn)為詩歌的較高境界應(yīng)該是“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聲。聞琴斷知為第幾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線,此具眼也?!彼笠源藶闇?zhǔn)繩來辨別唐音、宋調(diào):“試看所未見詩,即能識其時代格調(diào),十不失一,乃為有得?!彼瞥缡⑻圃娞貏e是杜甫詩, 就要求人們先知唐調(diào):“長篇中須有節(jié)奏,有操有縱,有正有變,若平鋪穩(wěn)布,雖多無益。唐詩類有委曲可喜之處,惟杜子美頓挫起伏,變化不測,可駭可愕,蓋其音調(diào)與格律正相稱,回視諸作,皆在下風(fēng)。然學(xué)者不先得唐調(diào),未可遽學(xué)杜也?!保ㄒ陨弦慕砸姟稇崖刺迷娫挕罚U驗槔顤|陽有這樣的理論主張,所以他的山水詩的創(chuàng)作不僅注重色澤耀眼,而且注重音調(diào)和諧。由于李東陽長期生活在北京,京城內(nèi)外的自然山水也就成為他欣賞創(chuàng)作的對象。他曾頗有激情地描繪過《京都十景》,其中有一首這樣寫道:薊門城外訪遺蹤,樹色煙光遠(yuǎn)更重。飛雨過時青未了,落花殘?zhí)幘G還濃。路迷南郭將三里,望斷西林有數(shù)峰。坐久不知遲日霽,隔溪僧寺午時鐘。

  --《京都十景·薊門煙樹》

  以"蹤"、"重"、"濃"、"峰"、"鐘"為韻腳,讀來瑯瑯上口,宛轉(zhuǎn)自然;詩人注重"青"、"綠"色彩的描繪,也能激發(fā)讀者詩意化的想象。李東陽不僅能滿懷激情地描繪京城山水,而且能自覺地從京城山水中得到一種愉悅和省悟,使其精神進(jìn)一步地升華,例如他的《西山十首》中的第五首:

  長為尋幽愛遠(yuǎn)行,更于幽處覺心清。祗園樹老知僧臘,石壁詩存見客名。望入樓臺皆罨畫,夢驚風(fēng)雨是秋聲。人間亦有無生樂,化外虛傳舍衛(wèi)城。

  從人間的自然山水中就能領(lǐng)悟到樂趣,它成為對抗佛教虛無縹緲的宣傳的最好辦法。這就是詩人所說的"幽處覺心清"。從李東陽的京城山水詩中,不難領(lǐng)悟出一位官高事閑、雍容華貴的士大夫豐采。

  李東陽曾三次短暫的離京外出,可以說是眼界大開,使其山水詩創(chuàng)作更為豐富多彩。成化八年(1472),李東陽"乞歸展墓",回原籍祭拜祖塋,得到了皇帝的批準(zhǔn)。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北京外出。他二月出發(fā),八月回京,在茶陵呆了十八天。來回路上,他飽覽了祖國大好山河,游歷了許多名勝古跡,促使他山水詩創(chuàng)作的詩興大發(fā),正如他自己所云:“方吾舟之南也,出東魯,觀舊都,上武昌,溯洞庭,經(jīng)長沙,而后至。其間連山大江,境象開豁,廓然若小宇宙而游混茫者,信天下之大觀也。既而下吉安,歷南昌,涉浙江,經(jīng)吳會之墟,則溪壑深窈,峰巒奇秀,千變百折,間見層出,不知其極。柳子厚所謂曠與奧者, 幾其兩得之。其間流峙之殊形,飛躍開落之異情,耳目所接,興況所寄,左觸右激,發(fā)乎言而成聲,雖欲止之,亦有不可得而止矣。”(《南行稿序》)這次外出使李東陽山水詩創(chuàng)作的風(fēng)格更為多樣化、豐富化。他能寫出氣勢磅礴的《長江行》:

  ......奇形異態(tài)不可以物象,但見變化無終窮:或如重胎抱混沌,或如浩氣開穹窿;或如織女抱素練,或如天馬馳風(fēng)鬃;空山怒哮飽后虎,巨壑下飲渴死虹;或如軒轅鑄九鼎,大冶鼓動洪爐風(fēng);或如夸父逐三足,曳林狂走無西東;或如甲兵宵馳聚嘯滿山谷,或如神鬼晝露萬象出入虛無中。吁嗟乎,長江胡為若茲雄,人不識無乃造化之奇功。......

  給人以一種雄奇奔放的陽剛之美的感受。他還能寫出具有"曠與奧"這種美的類型的《江中怪石》:

  突兀山城抱此州,江間怪石擁戈矛。隨波草樹愁生罅,駭浪蛟龍卻避流。豈有喜曉能砥柱,只多沖折向行舟。憑誰一試君山手,月落江平萬里秋。

  這些山水詩能給人們?nèi)绱硕鄻拥膶徝栏惺埽@是李東陽在京城無法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這充分說明"江山之助"的重要性。

  成化十六年(1480),李東陽又外出一次。這次外出是以翰林院侍講的身份,兼任應(yīng)天府(南京)鄉(xiāng)試考試官。這次去南京時,由于“登舟兼程以經(jīng)”,又“恐妨職事”,所以沒有心情欣賞山水進(jìn)行創(chuàng)作。等到考試完畢,他才“延訪燕會,或登名山,歷勝地,輒有詩”。他還舟北上時,“遇石頭,沿大江,絕長淮,觀呂梁百步之壯,溯天津潞河之深,遠(yuǎn)歸眺太行,數(shù)千里縈抱不絕,于是盡得兩京之形勝, 神爽飛越,心胸開蕩,煙云風(fēng)雨之聚散,禽魚草木之下上開落,衣冠人物、風(fēng)土俗尚之殊異,前朝舊跡之興廢不常者,不能不形諸言?!保ā侗鄙箱涀孕颉罚┻@次外出,也許由于年歲漸長,因而所寫的山水詩作寄寓的感慨較為深沉一些,如在南京時寫的《登清涼寺后臺》:

  虎踞關(guān)高鷲嶺尊,四山環(huán)繞萬家村。城中一覽無余地,象外空傳不二門。人世百年同俯仰,江流中古此乾坤。南都勝概今如許,歸與長安父老論。

  又如他離開南京時寫的《望龍?zhí)扼A》:

  谷口斜通驛,山根半入江。磴云朝拂翠,巖雨夜聞淙。水靜帆來穩(wěn),天空鳥去雙。向來羈泊地,幽思繞離缸。

  這些詩都能引發(fā)讀者一些理性化的思索,決不僅僅停留在表面化欣賞山水上。

  弘治十七年(1504),李東陽又得到一次外出的機會。這是他第三次離京外出。原來,弘治十二年孔廟受災(zāi)被毀,皇帝命令重建,到此年完工。于是弘治皇帝命令李東陽去孔廟祭祀。他四月出發(fā),五月回京,"自發(fā)軔至返棹,為日四十有七。"這次外出,由于有政治任務(wù)在身,一路上注意訪察民情,"訪之道路,詢之官吏",因而沒有過多時間游山玩水,山水詩創(chuàng)作也隨之減少。即使有一些描寫山東山水的詩篇,其憂國憂民的情緒仍然貫穿其中。如其《望岳》一首長詩,一方面描寫了“半空翻碧浪,平陸走 蒼龍。紫愛沾嵐?jié)瘢鄳z潑黛濃”的泰山景觀,一方面又發(fā)出“歲旱當(dāng)憂國,民勞恐病農(nóng)”的感喟。從這些山水詩不難看出,李東陽是一位具有“民本”思想的、較為正直的封建官吏,即使描山畫水,他也總是忘不了國事民瘼。

  李東陽善于寫景,他在《游岳麓寺》吟道:

  危峰高瞰楚江于,路出羊腸第幾盤。 萬樹松杉雙徑合, 四山風(fēng)雨一僧寒。

  平沙淺草連天遠(yuǎn),落日孤城隔水看。 薊北湘南俱到眼, 鷓鴣聲里獨憑欄。

  這首詩寫出了山的高峻,道的險曲,寺的宏偉,景的幽深,并透出一股孤獨蒼涼之氣,是歷代吟詠麓山詩詞中情景交融的一首。李東陽的許多抒懷詩感情真摯,思味雋永。李東陽從北京寫了一首《寄彭民望》贈失意回鄉(xiāng)的好友、湖南同鄉(xiāng)彭民望:

  斫地哀歌興未闌,歸來長鋏尚須彈。秋風(fēng)布褐衣猶短,夜雨江湖夢亦寒。

  木葉下時驚歲晚,人情閱盡見交難。長安旅食淹留地,慚愧先生苜蓿盤。

  成化八年(1472)李東陽回到湖南長沙時在一首送別友人的詩中寫道:

  湖南近凋瘵, 嘆息為蒼生?!?/p>

  后又在《浮客戶》詩中描寫船民生活: 江南人家船為屋,白發(fā)長年水中宿。

  生兒不識徒步勞,生女赤腳隨波濤。”

  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仍必須長年漂泊于水中,即使是小孩也要隨波逐濤,勞動者的生活是何等的艱辛。

  李東陽在家鄉(xiāng)茶陵吟道:

  春盡田家郎未歸, 小池涼雨試衣。

  園桑綠罷蠶初熟, 野麥青時雉始飛?!?/p>

  寫出了農(nóng)村婦女春末夏初正葛布縫衣,摘桑養(yǎng)蠶一派勞動繁忙,生機勃勃的景象。

  透過這些詩,反映出李東陽關(guān)心民間疾苦的憂國憂民之心。李東陽的詩還對長沙、茶陵民間特有風(fēng)俗習(xí)慣端午節(jié)長沙龍舟競渡的歡騰場面描寫:

  江頭彩旗耀日明,船上撾鼓不停聲。

  湖南樂聲君記取,五月五日潭州城?!?/p>

  這是端午節(jié)長沙百姓龍舟競渡的歡騰場面。

  楊柳深深桑葉新,田家兒女樂芳春。

  刲羊擊豕禳瘟鬼,擊鼓焚香賽土神。

  這是明代茶陵農(nóng)民春天社日的習(xí)俗,洋溢著盎然生機。

  李東陽有《懷麓堂集》100卷傳世,并收入《四庫全書》,是當(dāng)時影響較大的書籍之一。有學(xué)者評論李東陽:“高才絕識,獨步一時也,而充之以學(xué)問,故其詩文深厚渾雄,不少屈奇可駭之辭,而法度森嚴(yán),思味雋永,盡脫凡近而古意獨存。每晚豪伸紙,無趣溢發(fā),操縱開闊,隨意所如而不逾典則。

   人物



查辭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備19001761號-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洪湖市| 蚌埠市| 郓城县| 荣成市| 长寿区| 彭泽县| 乐都县| 古浪县| 湘西| 湘乡市| 琼中| 叙永县| 平陆县| 石狮市| 长治市| 永吉县| 洛阳市| 江门市| 象州县| 汕尾市| 尖扎县| 蒲城县| 清丰县| 景宁| 黄浦区| 华阴市| 秀山| 青阳县| 南靖县| 金沙县| 丹寨县| 璧山县| 新邵县| 浦江县| 东乡族自治县| 腾冲县| 西充县| 双牌县| 车致|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