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祀喜晴有述 / 作者:李東陽 |
碧消煙盡露華凝,目極瑤壇第九層。
清珮緩隨馳道月,絳籠高應午門燈。
風傳廣樂聲初下,天近燔柴氣已升。
人意可占神意悅,萬年靈祚永堪膺。
|
|
郊祀喜晴有述解釋: 《郊祀喜晴有述》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消煙盡露華凝,
藍天中煙霧消散,露水凝結成珠。
這一句描繪了郊外的景色,表達了晴朗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氣。
目極瑤壇第九層。
視野極限,達到瑤臺的九層。
這一句暗示了作者的視野開闊,心境高遠。
清珮緩隨馳道月,
清秀的珮子慢慢隨著馬蹄聲追隨在月亮的光芒之后。
這一句通過描寫珮子(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種裝飾品)在夜晚的動態,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清新夜景的贊美。
絳籠高應午門燈。
高高的絳紅燈籠應在午門上。
這一句描繪了燈籠高掛在午門上,象征著莊嚴的場合和喜慶的氛圍。
風傳廣樂聲初下,
微風傳來廣樂的聲音,初次響起。
這一句描述了風吹拂著帶來了廣樂(古代宮廷音樂)的聲音,預示著郊祀儀式的開始。
天近燔柴氣已升。
天空近了,燔燒的柴火已經升起。
這一句表達了郊祀儀式的莊嚴和正式,燔燒的柴火象征著祭祀的開始。
人意可占神意悅,
人們的意愿可以得到神明的滿足。
這一句表達了人們對于祭祀儀式的期待和祈求,希望能夠得到神靈的祝福。
萬年靈祚永堪膺。
萬年的神靈祝福永遠能夠被膺受。
這一句表達了對神靈祝福的長久持續,以及對國家永遠繁榮昌盛的祈愿。
這首詩詞以郊祀儀式為主題,通過描繪郊外的景色、描寫儀式的場景和表達人們的祈愿,展現了作者對祭祀儀式的敬重和對國家繁榮的期盼。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富有氣勢的詞句,給人以莊重而神秘的感覺。通過抒發情感和表達祈愿,詩詞喚起了讀者對于傳統儀式和國家榮耀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