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韻寄答陳汝礪掌教 / 作者:李東陽 |
寂寞天涯嘆所依,海風江月意俱違。
茱萸歲改身仍健,苜蓿秋荒馬不肥。
白雪屢傳新調寡,青云半覺舊人非。
家山不隔長安路,應倚南樓望夕暉。
|
|
和韻寄答陳汝礪掌教解釋: 《和韻寄答陳汝礪掌教》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寂寞天涯嘆所依,
孤獨在異鄉,我感慨我的依靠,
海風江月意俱違。
雖有海風江月,但卻無法滿足我的心愿。
茱萸歲改身仍健,
茱萸樹歲月更迭中改變了模樣,但依然茁壯,
苜蓿秋荒馬不肥。
稀疏的苜蓿草地,秋季荒蕪,馬匹無法得到豐肥。
白雪屢傳新調寡,
白雪紛飛,時光不斷流轉,新的調子越來越少,
青云半覺舊人非。
曾經的仕途高峰只覺得一半,舊日的朋友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模樣。
家山不隔長安路,
我的家鄉雖然不在長安,但是距離并不遙遠,
應倚南樓望夕暉。
我應該倚在南樓上,遠望夕陽的余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離鄉別井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身處異地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描述了詩人在陌生的天涯感嘆自己的依靠遙遠,海風江月無法滿足內心的渴望。茱萸樹的歲月更迭中改變模樣,但依然茁壯,與秋荒的苜蓿草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感嘆時光的流轉,新的調子越來越少,舊日的朋友已經變得陌生。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認為家山并不遠離長安,倚在南樓上可以遠望夕陽的余暉,暗示了對歸鄉的期盼和對未來的美好愿景。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家鄉的思念,展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和對故鄉的眷戀。同時,詩人借助茱萸樹、苜蓿草地等形象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