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二首) / 作者:李東陽 |
十年黃閣掌絲綸,共作先朝顧命臣。
天外冥鴻君得志,池邊蹲鳳我何人。
官曹入夢還如昨,世路論交半是新。
仄柁欹帆何日定,茫茫塵海正無津。
¤
|
|
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二首)解釋: 《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二首)》是明代李東陽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十年間在黃閣中,共同為先朝盡忠臣。
天空之外的黑鴻鵠,君已實現了雄心壯志;而我站在池塘邊,卻是何等身份的人呢?
官場夢境依然歷歷在目,世事交游卻大不同。
搖曳的船帆何時才能安定下來,茫茫塵海中卻找不到渡船的渡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李東陽對官場生涯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從自己的個人經歷出發,通過對比自己與當時的政治權貴之間的差距,表現出對官場現實的痛感和對自身命運的無奈。詩中的黃閣指的是朝廷中的高位,而詩人在池塘邊蹲守,象征著他的低微身份。詩人回憶起自己在官場的經歷,感嘆時光荏苒,但官場風云依舊,只是人事已非。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迷茫,希望擺脫塵世的紛擾,找到心靈的歸宿。
賞析:
這首詩詞以敘事方式展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涯和人生的思考,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己的個人經歷與當時的政治局勢相對照,表達了對權力與地位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人以樸素的語言和精練的筆墨描繪了自己的處境,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對官場的批判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展示了對權謀之道的疑惑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詩以官場為背景,卻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現實的殘酷,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
|